第95章 楚韻重整旗鼓!(第4/4頁)

難得,羅紅日和羅紅旗兩兄弟都在家,沒有老人在,家裏過年都少了點年味。

王建業:“二師兄,要不你跟我們去上海?你這樣整天在家呆著也不是個事兒。”

羅紅旗贊同:“老二,去做你的工作吧。爸媽他們一身病痛,早走了,也是一件好事兒。”

爸媽走了,這兩三個月,羅紅日整個人瘦了一大圈,去年的棉襖穿在身上,都空空蕩蕩的。

本來就清瘦了不少的臉頰,還胡子拉碴的,看著整個人特別頹廢。

羅紅日抹了把臉:“我跟你們去上海,什麽時候走?”

“這就對了!咱們後天上午走!”

回到上海之後,羅紅日投入工作,王建業和楚韻也忙了起來。

因為江陵資本重新打開了投資通道,傳出去的消息是,他們最多只選十家公司投,但第一季度收到的融資申請超過了五十份。

梁靜和團隊進行初篩之後,再對選出來的公司進行初步考察,他們覺得有十二家都很不錯。

跟楚韻申請之後,這一季度進入到最終一輪的就有十二家。

收到消息的人,高興得不行,同時心裏也很憂慮。最多只要十家,現在選了十二家出來,那他們被選中的幾率就更小了。

不過想到往年江陵資本投資的習慣,說不定他們全部都能被選中呢?

楚韻拿到最後的入選名單,一邊看一邊跟梁靜說:“前幾年投來的融資計劃書,開工廠的占了百分之七八十。兩年過去了,現在來融資的技術型公司增多了,挺好。”

中國第一批搞電子技術和通信的人才,下海創業的逐漸變多。只要人還算靠譜,楚韻都願意投資他們試一試。

她現在手裏不缺錢,也願意砸錢支持他們搞技術。不過,這方面的投資要嚴格控制,絕對不能影響江陵資本的整個盤子。

梁靜不解:“為什麽要投資通信技術,您選出來的這一家公司只有不到十個人,錢投給他們有回報嗎?”

楚韻看過初篩,梁靜和團隊第一輪就把這家公司篩掉了,是楚韻把這家公司撈回來的。

楚韻:“試試看吧,他們要的錢也不多。”

跟了楚總這麽多年,大部分時候她的投資策略,梁靜看一眼就明白。但是有些時候,楚總的想法她搞不懂,但就是這些在梁靜以及外人眼裏的瞎投資,讓他們公司賺了大錢。

比如,幾年前只會燒錢,不會賺錢的化工廠,現在是他們江陵資本最賺錢的投資之一。

在眾人的觀望之下,這一季度的十二家企業全部拿到了錢。看過拿到錢的這些公司資料之後,在內行人眼裏,楚韻還是那個眼光獨到的楚韻。

在外行人眼裏,楚韻不行啊,怎麽只投了十二家,而且才給那麽點錢,能幹個啥?

錢給得少不說,還條條框框一堆規矩,麻煩!還不如去君宏拿錢,運作得好,還能多拿點。

而君宏那邊的領導,當然也關注到楚韻的動向。他們成立之初,不是沒考慮過請楚韻來管理君宏,但是這個想法提出來之初,就被否決了。

否決的主要原因,他們是國字號,管理人員肯定要是他們自己人才行。而且江陵資本現在已經非常賺錢了,誰能保證楚韻會不會有私心?好的項目給江陵資本,壞的項目給君宏,也不是不可能。

現在人家江陵資本還好得很,他們君宏一團亂,不知道當初極力反對楚韻的人是不是在後悔了。

楚韻不理會外面的風言風語,她現在還有其他事情要忙。王沐和王林今年夏天就大學畢業了,他們馬上面臨出國留學的問題。

八十年代出國,還是個麻煩事兒,要做的準備很多,還有很多雜七雜八的事情要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