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楚韻集齊三套院子!……(第3/4頁)

王建業眉梢眼角都是笑:“放心,我會好好幹活。”

兩人黏黏糊糊地打情罵俏,羅紅日看不過眼了,去廚房掛香腸的木杆上,又取了幾根麻辣味兒的香腸,卷吧卷吧拿著走了。

正月初八,楚韻在考慮開春拆院墻的問題,家裏的大門被敲響了。

王沐和王林在前院玩兒,聽到敲門聲,打開一條門縫,外面站著四個人。

梁靜站在前面,朝他們笑:“好久不見了。”

王沐開心地叫起來:“梁靜姐姐,你們來啦,媽媽在屋裏,我去叫媽媽出來。”

站在門外的是梁靜、馬一鳴、王亮和他的爺爺,他們過完年就出發,就是趕著開學前到北京,後天學校就開學了,他們來的時間剛好合適。

他們下火車後,一路打聽找到同仁巷,沒想到楚老師住著這麽大的院子,怪不得當時說,歡迎他們去北京的同學,都去家裏坐坐。

楚韻在二門口迎倒了他們,楚韻看到包得嚴嚴實實,帶著瓜皮帽的王亮,不厚道地笑了。

王亮臉紅:“哎呀,北京太冷了。”

楚韻跟王老爺子打招呼,招呼他們進去坐:“知道你們要來,房子早給你們準備好了,屋裏燒炕,暖和得很。”

果然,一走進屋裏,感覺一下就暖了起來,王亮脫掉帽子,和身上笨重的棉衣,跳了兩下:“楚老師,什麽時候才會開春啊,穿這麽多簡直太難受了。”

“等開春啊,估計有得等了,不過棉衣太厚了,穿著也真的難受,我給你找一件輕一點的衣服,那個穿著舒服一點。”

王老爺子搖搖頭:“楚老師別管他,他就是嬌氣,有棉衣穿還有什麽可嫌棄的。”

楚韻笑著道:“王沐和王林他們也是這樣,穿得太厚,衣服又重,都不愛出去玩兒。所以我找人打聽,說是國外有那種羽絨,就是羽毛做的衣服,又保暖又輕,王建業托人弄了一些,被我做成衣服,還有剩的。”

楚韻轉頭問梁靜和馬一鳴:“你們冷不冷,我給你們也做一件?”

梁靜當然樂意:“那我就不客氣啦,楚老師,我幫你一起做。”

馬一鳴想拒絕的,楚韻當作沒看到他的拒絕一樣。帶他們去看房間,王亮和王老爺子一間,馬一鳴和梁靜各自一個人一間。

楚韻說:“東西先放下,一會兒我做午飯的時候多燒一點水,你們好好洗個熱水澡,下午睡一覺,身上就舒服了。”

中午王建業不會回來吃飯,屋裏只有他們幾個,楚韻前兩天閑著沒事兒,做了好多餃子,中午就吃餃子,這個方便。

餃子煮好了,楚韻讓王沐給隔壁唐老太太送一碗過去:“你唐奶奶喜歡吃藕餡兒的餃子,你給端一碗過去。”

“哦。”

“小心燙,別跑太快。”

王沐已經出院子了,大聲回了一句:“知道啦!”

梁靜往燒水的鍋裏加了一把柴火:“唐老太太是誰?”

“隔壁鄰居,孩子都不在這裏,她一個人獨居,能照顧一點就照顧一點。”

初六那天,他們家做了餃子,楚韻空間還有蓮藕,就做了很多蓮藕餡兒的,也給老太太送了一碗,她回來還碗的時候,高興地說藕餡兒的餃子好吃,特別爽口。

藕餡兒餃子確實好吃,因為坐火車身體不舒服沒什麽胃口的王老爺子,也吃了一大碗,還喝了半碗湯。

楚韻催他們洗澡,洗了好好睡一覺。

下午兩點半,家裏除了楚韻,都在房間休息,她在堂屋裏拆拆剪剪,做羽絨服。

前院響起了敲門聲,楚韻去開門,是唐老太太。

唐老太太是來還碗的:“忙不忙?不忙的話,請我進去坐坐?”

楚韻接過碗:“不忙,我在火爐子上放了一壺茶燒著,不怕晚上走覺的話,來喝一杯?”

“那我喝一杯。”

看得出來,唐老太太是個出身挺好的,她無論是穿著打扮、走路、說話,都看得出來小時候被精心教養過的痕跡。

楚韻給她倒了一杯茶,茶香氤氳,唐老太太說起二十年前,他們一家人搬到同仁巷那一天。

“我家唐昕可高興了,他問爸爸,以後我能在巷子裏踢足球嗎?他爸爸說,行呀,爸爸有空就陪你。可惜,我丈夫沒活幾年,我兒子還在讀初中他就去世了。他去世之後,就遇到動亂,那幾年,多虧了那些老朋友,我才保住我家的房子。”

唐老太太望著院墻,嘆一口氣:“我兒子因為工作去了上海,就留我一個人在這裏守著。其實,老頭兒都走了這麽多年了,我又有什麽好守的?罷了,我也老了,我要去上海找我的兒孫,好好安度晚年吧。”

楚韻笑:“房子賣給我?”

唐老太太喝了一口茶:“嗯,賣給你!你們也知道,這四個分割的院子,原本就是一體的,賣給你也挺好。你給他們兩家多少錢,就給我多少,我也就不給你報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