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老母親最後的溫柔!(第2/4頁)

兩人從空間出來,楚韻拍拍手:“先送哪一家?”

“先送老太太那家。”

“好。”

王建業端著一個小砂鍋,去前院,看到家裏多了個人,正是隔壁的那個老太太。

老太太看到他們夫妻倆端著砂鍋,和藹地笑了:“喲,準備吃飯了,我來的不巧。”

她手裏拿著一只羽毛球,王大娃跑過去接過:“謝謝奶奶,我剛才太用力,把羽毛球打到你家院子裏去了。”

老太太笑呵呵的:“沒事兒,像你這麽大的孩子都好動,我家小孫子也這樣。”

楚韻腦子一轉,笑道:“您老還真是寵孩子,還專門給送過來,我們夫妻還想上門見見您呢。”

老太太疑惑:“有事兒啊?”

楚韻走過去:“我們家這房子買了有小一年了,我丈夫平時住單位裏也沒怎麽過來,我也是今天上午才到北京。初來寶地,總要拜會一下鄰居,請您老多多關照。”

老太太笑眯了眼,顯然很受用:“你們簡直太客氣了。”

楚韻指了一下王建業手裏的砂鍋:“我可不是客氣人兒,沒什麽好送的,就做了一大鍋芋兒雞,正準備給您送去,我給左邊的鄰居也準備了。”

“那我就不客氣地接下了,以後有事兒上門找我,我在同仁巷住了大半輩子,這裏的事兒,沒什麽我不知道的。”

這條同仁巷不長,再加上每一家的院子都挺大,所以住的人家也不多。

這位老太太姓唐,楚韻讓兩個孩子叫她唐奶奶,可把她高興的,說要給兩個孩子拿糖吃。

說了一會兒話,唐老太太要回家,楚韻帶著孩子就送她出門,王建業端著砂鍋跟在後頭,一起送她回家。

王建業把砂鍋放在唐老太太飯桌上:“砂鍋不著急,我們明天來拿。”

“哎,好嘞。”

他們要走的時候,唐老太太讓他們等等,她去屋裏拿了一包糖果送給兩個孩子。

王二娃眼都直了,因為袋子都是進口糖,特別稀有。

從唐老太太家離開,王建業和楚韻帶著兩個孩子又跑了一趟左邊的鄰居家,那一家四口知道他們是隔壁的鄰居,禮貌地邀請他們進屋。

家裏的男主人姓白,叫白河,他問王建業:“後頭那家的房子,聽說賣給你們家了?”

王建業有點驚訝:“這麽快你們就知道了?”

白河點點頭:“我們家也想賣房子,也想打聽一下我們這一片房子賣的什麽價錢。”

“你們家也要賣?”

楚韻說:“我們這一片房子挺好的,你賣了以後想買就難了。”

白河說:“我也知道,但是吧,這個形勢誰說得準,當年我們家老爺子跟你們後頭那家的,人說沒就沒了,再來一次,我們家承受不了。這個地方是好,但也不是誰都消受得起的。”

“你們家賣了房子去哪裏?”

“回杭州吧,我們老家就是杭州的,這十來年也一直在杭州。也就是今年初,說是我們家的房子還回來,趁著放假有時間,才來看看。”

這麽長的假期,楚韻問:“你是老師?”

白河點點頭。

楚韻笑:“巧了,我也是老師。”

白家真的有心要賣房子,要的價格比楚韻後頭那家鄰居高五百塊錢,楚韻覺得能接受。主要是他要現錢,不是要黃金。

在楚韻心裏,黃金可比現金值錢,現在的買房子花兩萬塊錢,不說二三十年,就是十年後這兩萬塊,都不知道能買幾個平方的房子。黃金恰好相反,黃金可是保值的。

王建業和楚韻他們兩口子有意買他們家的房子,白河仿佛沒有一點意外,好像篤定他們兩口子就買得起一般。

兩家人約好明天去過戶。

白河先跟楚韻說好:“這套房子雖說不是我們家的祖宅,我父親也只是短暫在這裏住了幾年,但是我們一家人想在宅子裏住到正月初六再走。”

王建業答應:“可以。”

王建業和楚韻很好說話,白河也賣他們一個好,跟他們透露一個消息:“唐家老太太其實也動了賣房子的心思,她的兒孫都在上海,她一個老人家,獨居在這裏始終不是個事兒。唐老太太家的情況和我們家不一樣,她要下定決心賣房子,估計還要好好想想。”

楚韻笑著謝過白河:“她賣我們就買,她如果沒有賣的意思也無所謂,我家兩個兒子,買了後頭那家和你們家的房子,以後就算結婚生子也夠住了。”

白河淡淡道:“我猜你也是為了下一代。”

時間不早了,他們還要回家吃飯,從白家出來,楚韻跟王建業說:“日子眼看著就好了,這些人家一個個都要走,北京地段這麽好的房子,說不要就不要了。”

過了一會兒,王建業才緩緩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大抵是傷心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