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6/6頁)

不僅僅是向薇,還有其他的醫護人員。

他們心中都銘記著。

向薇離開的時候,江大壯已經結束了兩期的化療。

因為化療的緣故,此時的他特別的虛弱,平日裏都很少出門,但是這天李美玲推著輪椅上的他,身邊還站著陳奶奶,他們三人揮手與向薇告別,也祝福她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接下來的這段日子。

向薇選擇了雙修兩個專業,除了臨床醫學之外,還有醫藥制劑的專業。

這代表著她會更加的忙碌。

學習幾乎占據了她所有的時間。

就連遠在老家的楊雪兩口子都知道閨女有多忙。

平日裏聯系倒是沒少,而是從閨女嘴裏聽到的一些事,他們才知道閨女是真的忙。

“我在國際期刊發表了一篇論證。”

——當天晚上,向澤在網上一查,發現不止是期刊上,就連國家教育部都發來好消息,以新聞的形式講述了國家的某個研究生多次在具有影響力的期刊發表論文,迎來了‘新局面’。

“在研發中我提出一個理論,導師打算成立一個研發小組,我這段時間應該很少有時間給你們聯系。”

——過了兩個月,醫學部突然發了一個大消息,瞬間在網上成了人人關注的熱度,《國內自主研發扛腫瘤藥物,已有初步進展》

“研發的項目有

了突破,我被招進首都的一家科研室,暑假的時候怕是回不了家了,不過你們放心,過年的時候我肯定回來。”

——就在國內前,又是一條新聞出現,《國內以研發抑制劑類藥物,自研新藥補空白》,這讓腫瘤患者看到了希望。

反正,每回向薇打電話告訴他們,過上不久他們就能看到相關的信息。

有人問,你們怎麽就知道這一定是向薇弄出的動靜?

這種事又沒瞞著,每篇報道上都有向薇的大名,她的名字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了腫瘤患者的希望。

就陳奶奶一家三口搬進新家後的四年,國內抗腫瘤的藥物多了不少選擇。

在以前,很多腫瘤患者只能選擇進口的抗癌藥。

這些藥品,價格十分的昂貴,有些得自費、有些就算有醫保報銷,自己承擔的那部分也不少。

要是家境不是太好的人家,有的人無奈的選擇放棄治療,而有的人在家庭的支持下住院,然而幾個月下來,家境不好的人家又哪裏承擔的起。

而在國家研發出新的藥品替代後。

在價錢方面大大的減輕了患者的壓力,不至於為了給一人治病,而拖累了一家人。

給他們對活著的希望同時,減輕了他們太多太多的壓力。

這一切,來自於向薇醫生的團隊。

除了研發藥物之外,向薇也並沒有放棄臨床,此時的她早已經不是參與一場手術就格外驚訝的實習醫生。

在這個圈子裏,她有個‘穩手醫生’的稱號。

示意著,在手術中,她主刀的雙手都特別穩。

“向醫生,這裏有幾份患者的資料。”護士走進辦公室,將手中的資料放在桌面,“按您先前吩咐,選取了五份患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