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如此朕便把太子交給你了(第2/4頁)

皇帝被人扶著來了。

武媚起身相迎,“剛才不是有人說五郎來了嗎?”

邵鵬說道:“殿下在外面遇到了趙國公,二人去了偏殿。”

“胡鬧!”

武媚皺眉。

“去看看。”

視線模糊後,皇帝的猜忌心越發的強了。

帝後二人悄然而至。

“你平日裏不看地圖,不看各國的各等情況,譬如說經濟軍事糧草……你談何未雨綢繆?談何運籌於帷幄之中?”

“你是太子,如今就該是儲備這等學識的時候。沒事你看看地圖,看看外藩各處的情況,做到心中有數,若是有事,這些平日裏的積累就能用上了,言之有物。”

“若是平日裏不做功課,事到臨頭,帝王只能聽從臣子的建言,臣子說吐蕃不能打,不知曉詳情的帝王只能聽從。為何?因為他不做功課,心中沒底。”

李治微微頷首。

這才是正確的教育模式。

什麽太子目前只能學儒學,只能讀聖賢書,一群混蛋!

沒有這等知識儲備的帝王就是個傀儡!

“不想做傀儡,就必須做功課,從此刻做起,直至你死去的那一日。”

李弘點頭,“我明白了。”

“活到老,學到老,但沒事別去深究什麽儒學,你是太子,不是大儒,你就算是道德高深到了感天動地的境地,和大唐興衰沒有半文錢的關系,只會壞事,別本末倒置了。”

賈平安想到了宋徽宗。

“這裏是吐谷渾。看看,吐蕃周邊最強大的是誰?”

“大唐!”

“對,若是擊敗了大唐,吐蕃就能在周邊為所欲為。他們最想的是侵占吐谷渾。你看,吐谷渾一旦被吐蕃占據,隴右一帶就在吐蕃的威脅之下,看看這裏,這是河西走廊,一旦被切斷,安西就完了。”

“嗯,這裏是很狹窄。”

“而且吐谷渾還算是富庶,奪取了吐谷渾,吐蕃不但在低處有了地盤,還能威脅大唐,多好?”

“再看西域,西域乃是東西方最重要的商道,西域諸國為何富庶?就是因為東西方商人不斷往來,他們僅憑著收稅,僅憑著那些商隊在本國的衣食住行各等花銷就能賺的盆滿缽滿。你想想,若是吐蕃能攻占安西,進而控制西域,每年能收獲多少利益?”

李弘點頭,“攻占安西不但能把大唐封在隴右之內,還能獲取這麽多的利益,難怪祿東贊念念不舍。”

“國與國之間的沖突都帶著利益,就如同突厥與高麗,為何與大唐沖突?”

“搶地盤?”

“這只是一面,另一面才是更緊要的。”賈平安說道:“因為我們的祖先太過強大,他們害怕立國後的大唐會再度強大起來,如同前漢一般,令異族喪膽。所以他們會不斷的襲擾大唐,想阻礙大唐的強大。”

“這便是國與國之間嗎?”

“對,國與國之間,小國會依附大國,大國之間就是赤裸裸的爭鬥,是你死我活的鬥爭。讓你看史書,不是看什麽狗屁的文采,而是看帝王將相的興衰經歷,要看國與國之間的發展歷程。當你仔細去琢磨國與國之間的歷程,你就會發現,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恒的情義,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

李弘仔細想想,“是了,曾經的朋友也會因為利益反目成仇。曾經的敵人也會因為利益變成朋友。原來國與國之間是這樣的關系嗎?”

他沉默良久,“有先生說要和善。”

“和善只是態度,與鄰為善是應當的,但你與鄰為善的同時,手中還得拎著大棍子,一旦鄰居沖著你齜牙撕咬,你就得一棍子把它打趴下了。”

賈平安舉例,“你想想倭國,從前漢就出現在中原視野中的野人之國,那時候誰會覺著這個鄰居是威脅?”

李弘點頭,“當時還給了倭國一枚印章,叫做漢委奴國王。當時都以為這不過是一群野人罷了。到了大唐時,倭人的遣唐使來了國子監求學,大唐傾囊以授。可轉眼他們就在覬覦遼東,竟然沖著大唐出手。”

“倭國對大唐有什麽利益?”

“嗯……按理隔著大海沒什麽利益。但他們卻渡海而來,唯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野心。”

帝後微微一笑,轉身悄然離去。

“這便是思路,你是太子,思索臣子,思索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時,依舊要按照我交給你的追溯法去思索……它為何這般做,從源頭去追溯,如此自然不會迷茫。”

大唐太子必須要有一個思索的法子,而這個法子賈平安希望李弘能傳下去。

“記住了,以後你有了孩子,要把這個法子傳授給他們。”

他想到了那些愚蠢的帝王,他們不是天生愚蠢,只是因為在深宮之中坐井觀天變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