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2章 楊廣第二(第3/4頁)

先止損!

老張這個建言堪稱是老成謀國啊!

戴至德看了張文瑾一眼。

張文瑾回以微笑。

太子說道:“孤想的是……全數遷出城去!”

戴至德:“殿下,此事風險太大!”

連張文瑾都撐不住了,“是啊!弄不好就會引發民亂。”

眾人紛紛出言反對。

李弘說道:“此事該不該做?”

戴至德苦笑,“自然該做,可……”

李弘說道:“既然該做,那便去做。此時不做,等長安城中再無立錐之地時再去做……何其艱難?”

群臣反對無果,太子強令之下,告示很快就張貼在長安各坊。

“在升道坊有墳塋的人家看看啊!若是有就來登記,墳塋是你家的誰,你是墓主的誰,都得登記。”

姜融帶著人挨家挨戶的通知。

到了賈家大門外時,一個坊卒拉著嗓子剛想喊,被姜融踹了一腳。

“國公何曾有親人在長安?”

門開了,杜賀出來問道:“這是何故?”

姜融說道:“朝中的吩咐,讓在升道坊中有墓穴的人家登記。”

杜賀回去告訴了賈平安。

賈平安知曉此事,“這是太子第一次辦大事,且看著。”

杜賀說道:“郎君,此事弄不好就會引發眾怒,到時候太子就危險了。”

一個失去了百姓支持的太子走不遠。

“我知曉。”

賈平安說道:“我看著就是了。”

他在旁觀,看著太子施展自己的手段。

第一步是登記。

“不登記的一律按無主墳墓處置了。”

這一招太厲害了,登記的速度驟然加快。

“這是要作甚呢?”

有人問了姜融。

“我也不知。”

……

帝後在九成宮度假很舒坦。

“朕讓五郎全權接待諾曷缽,便是想磨礪他一番。不過戴至德等人經驗差些……”李治穿著便衣,感受著涼風徐徐。

武媚坐在側面看著奏疏,聞言擡眸道:“諾曷缽以前全靠大唐來保命,很是恭謹。如今卻多了野心。上次被呵斥後就親自來了長安,看似恭謹,可還得要看……”

李治點頭,看了她一眼,“野心一旦生出來,就如同是野草,無法滅掉。”

武媚默然片刻,說道:“如此便換個人?”

李治搖頭,“諾曷缽志大才疏,倒也不必。”

武媚理解了,“若是換個人,弄不好比諾曷缽更麻煩。”

李治默然。

“五郎這是第一次監國,也不知會不會慌張。”

武媚想到那個兒子,嘴角不禁微微翹起。

李治笑道:“留給他處置的都是小事,五郎就算是處置不了,戴至德他們在。”

武媚點頭。

王忠良覺得有些奇怪,心想為何帝後都不提趙國公呢?

而且帝後最近的關系有些古怪,說親密吧有些疏離,說疏離吧每日依舊在一起理事。

“陛下,諸位相公求見。”

宰相們來了。

議事開始。

在九成宮議事君臣的情緒都會不由自主的放松許多。

所以效率也更快。

議事結束時,上官儀開了個玩笑,“大事都在九成宮,殿下在長安城中可會覺著自己被冷落了?”

李義府笑道:“太子第一次監國,先是好奇,隨即不安,必然不會如此。”

李治微笑,“太子做事認真,小事也是事,誰不是從小事做起?”

許敬宗點頭,“陛下此言甚是。臣孫在算學讀書,剛開始頗為倨傲,覺著自己家學淵博,就瞧不起那些同窗。可沒幾日就被鎮住了,回家和臣說自己小看了同窗,小看了新學。”

“這倒是因禍得福了。”

李治說道:“當年的煬帝才幹不差,做事卻頗為剛愎,一意孤行,這才導致了前隋二世而亡。所以教導孩子首要是德,其次才是學問。”

這裏的德就包含了三觀之意。

李治見宰相們點頭認可,心中頗為得意,“太子小時朕便時常教導他,如此大了才會知曉仁慈和仁孝。仁慈之人做決斷時會考量得失,譬如說大唐需修建一條運河,該如何修?若是煬帝必然是一哄而上,不知曉憫民,如此百姓煎熬困苦。而仁慈之人卻不會如此……”

皇帝一番話說的很是自得。

“是啊!太子如此正是我大唐之福。”

眾人一頓彩虹屁。

“陛下!”

一個官員急匆匆的進來。

“陛下,長安那邊來了奏疏。”

“誰的奏疏?”李治微微皺眉。

“戴至德!”

李治接過奏疏看了看。

“太子準備強令遷徙升道坊中的墳墓。”

宰相們:“……”

陛下,你才誇太子仁慈仁孝,可轉過眼他就要挖別人的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