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我去尋懂王(第3/4頁)

外交是一門極為細致、細微的行業,一個表情,一個口頭禪都能成為研究的對象。

“這說明南詔壓根就不想大唐幹涉六詔之事!”以後南詔就仗著大唐的支持,最終在玄宗時一統六詔,成就南詔國,大唐的西南從此就多了一個大敵。這也是外交失敗的典型案例!

“這說明一件事。”賈平安篤定的道:“在南詔的眼中,先借助大唐穩住局勢,等時機成熟之後,就出兵一統六詔。”

這個判斷讓眾人陷入了沉思之中。

“所以武陽伯就再度提及了出兵之事,確定了南詔求援只是個借口。”官員贊道:“邏盛炎心神失守,隨即武陽伯一問銅礦之事,他便下意識的說了出來。如此,南詔利用銅礦誘使大唐出兵的判斷可以休矣!”

朱韜愜意的道:“原先朝中和鴻臚寺的判斷是南詔想用銅礦的消息來誘使大唐出兵,如今看來卻不是。那麽他的目的就一目了然,是以此為由要兵器錢糧。”

多虧了賈平安!

賈平安起身告辭,眾人一改先前的怠慢,起身相送。

隨即朱韜進宮。

“竟然不是誘使大唐出兵?”

這個判斷讓李治不禁冷笑,“看來南詔心思不純,空口白牙就想拿了大唐的好處。”

“朱卿辛苦了。”李治對朱韜此人還是很滿意的,此事後就更滿意了。

“陛下,此事乃是武陽伯問出來的,臣不敢居功。”

陛下,把武陽伯弄來鴻臚寺吧,我親自帶他!

朱韜眼巴巴的看著李治。

竟然是他?

李治想到了當初賈平安坑了新羅使者的事兒,就擺擺手。

朱韜卻梗著脖子道;“陛下,武陽伯乃是外交之才,當來鴻臚寺。”

李治不禁笑了,“此事朕自然會斟酌。再有,今日之事暫且守密,不可外說。”

再啰嗦就是逼迫帝王。

懂王遺憾告退,但卻不知道皇帝為何要封鎖這個消息。

李治看著他出去,嘆道:“賈平安當初設計讓倭國疏離了新羅,朕當時覺著乃是手段。可上次去漠北時,他能安撫同羅部,這看似手段,但卻離不開對那些部族心思的洞察。其後勸了突厥部族舉族歸附,這便是外交手段……看來朕往日卻是小看了他。”

王忠良諂笑道:“再多的才,也只是陛下的臣子,任由陛下差遣。”

李治看了他一眼,“你懂什麽?”

原先他覺得賈平安就是一把刀,他能用,也能毀掉的一把刀。

可如今看來這個年輕人不只是刀,為官做事的能力也不差。

刀和臣子的待遇自然是不同的。

看來,朕要重新審視一番這個年輕人了。

但他有自己的手段!

“記得武媚那邊在操持賈平安的親事,朕這裏出幾件玉器,讓她妥善賞賜。”

王忠良去了。

李治走出宮殿,微微眯眼看著天空。

“南詔……小小的地方,竟然也敢和朕玩弄手段嗎?誰給他們的膽子!”

第二日的朝會。

褚遂良看著李勣微微一笑,“英國公昨日可想清楚了?”

昨日李勣在南詔之事上和他們意見相左,褚遂良頓時就引領著那些人展開了圍攻,一番話讓人舉著老李已經不堪重用了。

這便是軟刀子殺人。

李勣老糊塗了,經常出些餿主意,誤國誤民……

真要形成這樣的輿論態勢,老李哪還有臉面為官?

李勣看了他一眼,起身道:“陛下,臣昨日歸去仔細琢磨了許久,以為南詔之事不可輕視。”

就這?

褚遂良的嘴角微微翹起。

“朕也以為如此!”

咦!

皇帝為何贊同了他?

褚遂良不解。

“臣以為南詔那邊銅礦當為真。”

褚遂良馬上駁斥道:“可南詔勢力紛雜,去采礦弄不好就會引發不測,到時候西南糜爛,你英國公去安撫嗎?”

“褚相可知南詔的心思嗎?”

李勣含笑問道。

“不外乎就是想借著銅礦之事來誘使大唐出兵罷了。”

這是宰相們的判斷。

小賈昨日可是送來了消息……李勣冷冷的道:“大唐出兵,南詔難道能自安?他們難道就不擔心大唐順手把南詔給滅了?”

這事兒老東西們幹得出來,連長孫無忌都認真考慮了這個選項。

這是一個朝氣蓬勃的大唐,不管臣子們之間有什麽紛爭,當涉及到外部問題時,動輒滅國的議題最受歡迎。

“那他們為何求援?”褚遂良冷笑。

“大唐在西南的兵力不足!”李勣說道:“所以使者知曉自己開口求援必然會被拒絕,可他們隨即就能退而求其次,要兵器錢糧。”

李治幽幽的道:“大唐拒絕了出兵的請求,那麽再拒絕這些就顯得不近人情。這手段卻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