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第2/3頁)

“這次跟著大皇子一起的,幾乎都是四皇子培養出來的死士。”

也就是說,從大皇子做出逼宮的決定開始,便已經一步步走出了,由四皇子親手給其鋪出的黃泉路。

在得出這個答案之後,秦戮心中也同樣十分意外。

四皇子在軍中培養了這麽多人,在此之前,他竟然沒有絲毫察覺。

“……厲害。”

顧硯書沉默了半晌,最終只憋出了這麽兩個字。

與此同時,顧硯書心底也升起了一絲隱秘的慶幸:

還好四皇子想要對付的人不是他家小鹿,就四皇子這樣的心機,若真下定了決心去爭鬥,恐怕鮮少有人能夠從其手中全身而退。

而另外一邊,四皇子將心中的所有話都一股腦說出口後,便直接轉頭看向了坐在一旁的皇帝:

“兒臣自知罪大惡極,甘願受罰,還望父皇降罪。”

說這話時,四皇子臉上滿是輕松以及解脫的神情。

四皇子這話,像是給大皇子提了一個醒,大皇子也連忙上前了兩步,沖著皇帝跪了下來。

然而與四皇子的坦然不同,此刻的大皇子臉上,滿是倉皇:

“父皇,您剛剛都聽到了,兒臣這都是聽信了四皇弟的讒言,這事兒要怪只能怪四皇弟,還請父皇明鑒!”

大皇子見皇帝沒有反應,連忙看向了一旁神情呆滯的貴妃,低聲催促著:

“母後,您說說話啊!”

隨著大皇子的這一聲呼喚,貴妃也逐漸回過了神。

擡眼看了看四皇子,又看了看一旁滿眼期待地看著她的二皇子。

思索半晌之後,到底還是開了口:

“皇上,晟兒是您的第一個孩子,也是您看著長大的,他什麽性子,您再了解不過,這次的事兒,晟兒一定是有苦衷的,還望皇上明鑒……”

剛剛被大皇子兜頭扣了一口黑鍋,都沒有絲毫反應的四皇子,在聽到貴妃的話後,臉上的淡然的表情終於有了變化。

四皇子下意識擡頭看了貴妃一眼,張了張嘴,像是想要說什麽。

但最後,四皇子卻只是深深地看了貴妃一眼,嘴唇顫了顫,一個字也沒有說出口。

“父皇,兒臣適才有些心急,還有些事務未能處理幹凈,還望父皇允許兒臣先行告退。”

秦戮對於貴妃母子三人之間的親情官司並不感興趣,剛剛若不是見自家王妃有一兩分好奇,秦戮或許顧硯書來的時候便直接請辭。

現在熱鬧也看過了,自家王妃心中的疑惑也有了答案,秦戮自然也就沒了繼續留下來的興趣。

皇帝也看出了秦戮心底的不耐,又看了一眼跪在自己面前的貴妃三人,知道這事兒估計一時半會兒完不了,便幹脆擺了擺手,允了秦戮的要求。

離開貴妃的寢宮後,秦戮轉頭便看到了自家軟軟若有所思的神情,不由低聲詢問道:

“在想什麽?”

“在想古人的智慧,”顧硯書低聲回道,“不患寡而患不均,古人誠不我欺。”

四皇子與大皇子之間的事兒,便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顧硯書不能說四皇子這樣的做法是對的。

但顧硯書卻知道,但凡貴妃將給大皇子的寵溺與愛意分一絲給四皇子,恐怕今日便不會發生這樣的境況。

特別是想到剛剛貴妃依照大皇子的意思,將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四皇子身上之後,四皇子臉上的神情變化,顧硯書的內心便不由湧上了幾分復雜的情緒。

哀莫大於心死,恐怕也不過如此。

母親的偏心,秦戮沒有經歷過,此刻也不知該如何評判,聽到自家軟軟感慨的聲音,最終也只能選擇擡手揉了揉自家軟軟的發頂。

好在顧硯書也知道秦戮的性子,並不指望他能說出個什麽一二三來,只自顧自地繼續感慨了一句:

“如此看來,父皇的眼光,的確獨到。”

當初為了勸說秦戮納妾之時,皇帝便與秦戮說過不少半真半假的言語,其中就包括了幾位成年皇子的能力性格。

用皇帝當時的原話,是“老四他心太硬”,彼時顧硯書對四皇子並不算了解,故而並不能理解皇帝此話的含義。

現在看來,皇帝說出這番言論,的確有他的道理。

因為貴妃的偏心,便能夠撒出這麽大一張網,布局幾年也要將大皇子置之死地,尋常人的確做不出來這種事。

而後,顧硯書又忍不住轉頭看向了自家小鹿:

“若是王爺的話,會怎麽選擇?”

“嗯?”

秦戮先是愣了愣,而後才意識到,顧硯書問的是什麽,微微沉默了片刻,才開口道:

“本王從小便知,在這皇宮裏,並沒有公平可言。”

因為清醒,所以從不會去追求所謂的公平。

這時,顧硯書才想到,自家小鹿與四皇子並不相同。

秦戮生母早逝,在被皇貴妃收養之前,幾乎看遍了這宮中的人情冷暖,自然也就不像四皇子那般,一味地想要追求“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