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第2/3頁)

但從現在的結果來看,顧硯書甚至快要懷疑當時大皇子什麽都沒有做,就這樣幹巴巴地等著刑部去查了。

若不是讓止戈仔細去調查過這件事的真偽,顧硯書甚至要懷疑這是大皇子一脈別有用心的布局。

這些問題,顧硯書直到現在也沒能想明白。

既然自己想不明白,最後幹脆一股腦地寫了下來,讓秦戮自己去琢磨。

除此之外,便是大皇子一脈受到責罰之事,對朝堂形勢的影響。

戶部有將近一半的官員都因此時受到了牽連,包括戶部尚書在內的近半的職位,也直接被空了出來。

不過作為六部中至關重要的一個部門,近來還要負責水泥路修建這樣的大事,皇上很快便指派了人手去填補這些空缺。

只有戶部尚書的位置,現在還沒有確定人選。

皇上只說戶部尚書的人選他還沒有想好,恰好前些日子戶部尚書被禁足,溫清衍暫代戶部尚書一職時,做的可圈可點,現在便如同那時一般,一切照常便可。

明眼人都能看出,皇上這應該是想要直接將溫清衍提拔為戶部尚書,但或許是顧忌著溫清衍年齡稍小,在戶部的資質尚淺,才沒有下明旨。

也因為皇上的這一番話,溫清衍現在在戶部可以說是萬人之上,雖沒有尚書之名,卻擁有尚書之權。

戶部中大皇子的人被換走了一半,現在戶部之中最具話語權的溫清霄又是他們厲王府的人,說戶部是厲王府的囊中之物,那可是一點也不誇張。

寫到這裏,顧硯書的唇角便忍不住向上揚了揚,並且忍不住在信中調侃了自家小鹿一番:

掌握住了錢袋子,以後終於不用看旁人的臉色行事了,都說男人有錢就變壞,就是不知道自己的小鹿是不是這種人?

寫到這裏,近些日子在京中發生的事基本就算是交代完成了。

顧硯書低頭數了數,一共用了七張信紙,比秦戮送來的那一封信,還要多上兩頁。

這下這只小鹿就無話可說了吧?

想著,顧硯書便準備就此擱筆。

然而才將筆放下,又想到了秦戮那封信上最後的那一句堪稱直白的表白。

到底還是將放在一旁的狼毫重新拿了起來,在信紙末尾的地方,又添上了一句話,才重新將筆放下。

寫好回信之後,顧硯書便親自去了一趟驛站。

按理來說,送信去驛站這種事,壓根用不上顧硯書親自去。

在給秦戮第一封回信的時候,顧硯書也是這般做的。

哪知道那封信剛送到溢州沒幾天,秦戮便給顧硯書回了一封信。

那時候的秦戮還不像是現在這般直白,會像指出顧硯書回信的內容太少這般,直接說出自己的不高興。

那封信裏面,秦戮可以說是極盡陰陽怪氣之能。

先是說自己一路上都遵守著顧硯書的吩咐,好好吃飯好好休息,到了溢州之後甚至連歇息都沒歇息一下,便給顧硯書送了平安信,怕顧硯書久等,還是用的八百裏加急。

又說六百裏加急是不是有些慢了,他收到回信的時候,都過去了好久好久了。

亂七八糟地扯了一大堆,最終的中心思想也就一個:

希望自家軟軟回信之時,也能給他送八百裏加急。

當時那封信看的顧硯書可謂是哭笑不得,那是他第一次見到自家小鹿如此別扭的模樣。

有一句話說得好,到底是自己的夫君,除了寵著還能打死咋地?

於是第二次給自家小鹿回信之時,顧硯書便特地交代了,讓止戈發八百裏加急。

誰知止戈卻告訴他,自己最大的權力便只能發六百裏加急,若是要送八百裏加急,恐怕得顧硯書親自去。

好在京都驛站就在距離報社不遠的地方,顧硯書去報社的時候,就能順便將回信給送出去。

唯一一點不好的,恐怕就是……

“見過厲王妃殿下,殿下萬安。”

顧硯書剛走近驛站的大門,坐在屋內的驛官便站起了身。

還不等顧硯書開口,那驛官便已經的猜到了顧硯書來的目的,微笑著詢問:

“殿下這是要給厲王殿下送回信吧?”

沒錯,這就是那唯一一點不好的地方。

現在只要顧硯書一走進驛站的大門,驛官們便能知道他的目的。

這也就罷了,偏偏這驛站外雖然算不上熱鬧,但也不算荒涼,時不時便會有行人路過,驛站中發生的事自然也就算不上什麽秘密。

顧硯書不過多來了兩次,消息便直接傳了出去。

現在事情已經從顧硯書一踏進驛站的大門,驛官們便知道他此行的目的,演變成了他一走進驛站,京中的百姓們便知道,厲王妃又給厲王殿下送信了!

現在京中人人都在說顧硯書粘人的緊,厲王殿下總共才走了沒兩個月,厲王妃殿下便忍不住心中的思念之情,這信件是送了一封又一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