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2/3頁)

雖然他們平日裏沒有過小動作,但是現在能夠得到王妃的一句贊賞,也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

顧硯書也不是一個喜歡吊胃口的人,誇過幾句後,便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目的:

“今日將幾位先生叫來,只是我覺得幾位先生的記賬方法並不算完善,所以想讓先生改進一二。”

幾個賬房互相對視了一眼,最後,其中最為年長的那個向顧硯書拱了拱手,開口詢問:

“不知王妃覺得是什麽地方不夠完善,需要小的們如何改善?”

問話的時候,賬房的臉上依舊是恭敬與虛心求教的表情,並沒有因為顧硯書在傳聞中是個什麽也不會的草包而露出任何不屑或不滿的情緒。

“如何改善你們不需要憂心,我已經給你們列舉出來了,你們照著這上面的方法做便是。”

顧硯書伸手便將早就已經整理好的記錄著復式記賬方法的紙張遞給了離自己最近那個賬房手中。

那賬房從顧硯書手中接過了那張紙之後,向顧硯書拱了拱手,才轉身與同僚們一同看著紙張上的內容。

“好字!”第一眼看到紙張上的內容時,賬房便忍不住低聲贊嘆了一聲。

顧硯書的這一手字,可以說是翩若驚鴻,矯若遊龍,飄逸中帶著一絲灑脫,筆勢含蓄中又帶著一絲秀美。

更難得的是,這手字體與各大書法大家的風格都有所不同,自成一體,也不知道是不是加入了其本人的個人理解。

這樣的一手字體,無論如何都不像是一個金玉其

外,敗絮其中的草包能夠寫的出來的。

在看到這字體後,賬房們原本的十分認真,此時也變成了十二分。

而顧硯書在聽到賬房的贊嘆後,只緩緩端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沒有說話。

要知道顧硯書的這一手字在前世便練了十余年,行書更是臨摹了無數遍被世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

就連顧硯書曾經書法老師,華夏書法界的泰山北鬥,都曾經說過顧硯書的這一手字頗有幾分王羲之的風骨,現在自然也當得起賬房的這一句誇贊。

能夠在厲王府做賬房的人,手上都有幾分真本事。

現在一看這復式記賬法,再仔細一琢磨,立刻便體會到了其中的妙處。

再一看被顧硯書書寫在最下面的阿拉伯數字以及大寫數字,細細琢磨了一番後,更是體會到了其中好處。

當即便忍不住贊嘆出聲:

“妙極!這樣的方法實在是妙極!”

“老朽做賬二十余年,還從未見過如此精妙的方法!”

而在贊嘆之後,也有人提出了自己覺得不太明白的地方:

“就是不知道這上面‘借貸平衡’當作何解釋?”

“還有這上面這資產,具體是指何物?這負債,又是指何物?”

“對對對,還有這初期余額與末期余額……”

……

復式借貸記賬法比現在賬房們所用的單式記賬法要繁復許多。

即使是王府這些做了幾十年的老賬房先生,在閱讀之後,也依舊有不少不解的地方。

幾人在討論無果之後,只能轉身尋求顧硯書的解答。

顧硯書既然能夠拿出這一套記賬方法,自然對其有深刻的理解。

現在聽到張房們的問題,直接淺入深出地解答了眾人的疑惑,聽得幾位賬房連連點頭,臉上時不時出現了恍然大悟地表情。

“可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地方?”解答過幾位賬房的疑惑後,顧硯書又將復式記賬法籠統地說了一遍才重新詢問。

“暫時沒有了,剩下的問題恐怕要等小的們先運用一番,才能發現。”

到底是一種新的記賬方法,賬房們也不敢將話說死

顧硯書對於這樣的回答並不意外:

“既然這樣,那恐怕要麻煩幾位先生,將王府的賬冊,用復式記賬的方法,重新謄抄一遍。”

這要求看似是在刁難,實則顧硯書也有自己的考量。

其一是為了方便統一管理,以後若是想要查賬也方便。

其二則是為了讓幾位賬房熟悉復式記賬法,以及阿拉伯數字和大寫數字,方便以後靈活運用。

畢竟這做過一遍的賬目,重新做一遍,總歸是要容易一些。

“是,小的們明白。”賬房也並不覺得顧硯書這是在刻意刁難,想也不想便應答了下來。

“沒事便將這些賬冊帶下去做事吧。”顧硯書點點頭,示意賬房先生可以退下了。

然而在聽到顧硯書的這個要求,從進門開始便對顧硯書恭恭敬敬的賬房卻沒有第一時間遵守。

就在顧硯書思索幾位賬房想要做什麽的時候,便見到幾人在微微動了動之後,便恭恭敬敬地向顧硯書行了一個大禮:

“多謝王妃為小的們傳道解惑。”

復式記賬法好處諸多,顧硯書卻這樣一點也不藏私地教給眾人,無論是因為什麽,都值得幾位賬房的這番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