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三更合一(第4/6頁)

能用第二多的工人,創造出第一高的效益說明啥?說明安然的產研結合的路子走對了唄!

當然,她在特區也學到了更多實用的管理技巧,以後回去說不定還能事半功倍呢。

有了這份動力,安然感覺整個人充滿了幹勁,恨不得現在就能立馬回廠大幹一場……只不過,這種幼稚沖動的熱血也就是一瞬間,冷靜下來她也覺著不可能,要把沿海地區的經驗照搬過去是能少走彎路,可兩地情況不一樣啊,搞不好會變成更多的彎路,她明白任何成功的經驗都講究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必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所以,回去以後到底應該怎麽幹,這還是個問題。

接下來的日子,安然電話遙控指揮著家裏人,買鋪蓋新衣服新鞋子新襪子,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給包文籃配了一套,幾乎是他喜歡啥買啥,就當獎勵他了。

九月初,包文籃被他師父在胸前硬綁了一朵大紅花,坐上火車,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學生了……老宋和嶽母小野都準備送他來著,他硬不讓,說自己已經成年了,要獨自闖蕩去了。

全家人:“……”

他們現在對他的大學只有一個要求,就是能治一治他那臭屁脾氣,這才考上就狂成這樣,以後要真開上戰鬥機,那怕不是要上天?

不過,這個狂拽酷炫的哥哥走了,家裏一下就冷清下來,雖然姥姥還在家幫忙做飯,可小野居然有點點傷感。

“姥姥你說明年我也考走的話,你們得多孤單呐?”

包淑英摸摸她腦袋,“不孤單,知道你們掛著我們,我們就不孤單。”

不知道想到什麽,小野眼圈一紅,“姥姥你們搬來書城把,我可想你們了,你一個人想我們的時候怎麽辦呀?”她都能想象出那畫面了,姥姥一個人孤苦伶仃,想到曾經歡聲笑語的房子裏只剩自己一個人,仿佛每一個角落都還回蕩著他們的笑聲,可現實是人去樓空。

這兩個多月媽媽不在家,小野就是這麽過來的,家裏到處都是媽媽的氣息和痕跡,可媽媽就是不在身邊,這是能預知媽媽什麽時候能回來的,要是那些孩子或父母去世的怎麽辦呢?那就是明知道不可能回來了,卻還是能感覺到他們存在過的痕跡,那才是真的痛苦。

十二歲的安文野第一次意識到,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牽絆是深入骨髓血脈呼吸的,也第一次開始思考,死亡到底意味著什麽。

包淑英笑得舒心極了,“姥姥雖然不在你們身邊,但姥姥知道你們都惦記著呢,心裏很滿足,在陽城給你們看著家,給你們陳爺爺幫幫忙,兩個人也有話聊。”這種陪伴,是不同於子女的陪伴,她還小,還不懂。

子女重要,配偶也重要。

可小野理解的卻是——因為跟陳爺爺結婚了,姥姥有了自己的家庭,都不來陪伴他們了,她以後可不結婚,要一輩子陪著爸爸媽媽姥姥才行,對,就這樣!

不過,因為思考這兩個巨大的宏觀的哲學問題,小野情緒有點低迷,高二作為整個高中生涯的最後一年,課業忽然繁重起來,學校也準備組織大家上晚自習,她很想參加來著,但老宋不同意。

以前有文籃跟她作伴,現在光她一個小姑娘,十點鐘還騎自行車在路上,別說老宋不同意,就是安然聽見也要強烈反對。

大人接送倒是可以,但他倆都忙,也沒時間天天保證按時按點接送,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不上晚自習,反正這都是自願的。

為此,小野和老宋據理力爭,爭到後面老宋直接板著臉就兩個字“不行”,無論小野說啥都不接茬。

小野呢,也是第一次知道父親居然是這種油鹽不進不講道理的老古董,倆人談崩了,直接進入冷戰模式。

***

過完國慶節,安然終於是回來了,包淑英昨天回書城了,說是醫館那邊負責收銀的小姑娘家裏有急事,臨時又請不到人,她得回去照看一下。

母女倆分居兩地,好容易回來居然連面也沒見上,安然有點失落。

更失落的是,丈夫和閨女的樣子,怎麽……也不是很開心?她沒回來,這倆一天一個電話催她回來,就像這家裏不能缺她一樣,十萬火急,回來了吧,他倆又沒個好臉。

“喂,老宋這是咋了?”

老宋以眼神示意坐後排的閨女:你閨女跟我冷戰。

安然憋笑,回頭問:“小野這是咋了?”

小野以眼神示意前面的司機:你老公跟我冷戰。

不愧是親父女啊,這斜著眼睛看人的樣子可真是如出一轍,連角度都是一模一樣,安然於是也就不說話了,主要是太累了,住酒店再高档,那也沒自家的床舒服,她回家第一件事先從頭到腳洗一遍,倒頭就睡。

倒是小野,今天是周末,主動把媽媽拉回來的幾個大行李箱收拾出來,衣服該規整的規整,該洗的洗,還有媽媽帶回來的很多紀念品小東西,她一件件拿出來擦拭幹凈,幹完吧,一看老宋冷著臉回來了,她就躲回房間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