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第2/3頁)

“大姐,蛋蛋回來了嗎?”蛋蛋是馬大姐的女兒,大學畢業以後被派到了上海工作,放了假肯定要回來的。

“娟姐,我在呢。”電話那頭傳來了蛋蛋的聲音:“我剛回來,我媽還要帶我出去吃涮羊肉呢,聽說你去海南買房啦?”

現在只要範曉娟出去,大家都說她去買房。

都成單位的段子了。

“不買。”範曉娟這次按捺住了要買房的心思。

海南房地產泡沫破滅,在幾年以後也不算是新聞了,剛開始是房價暴漲,大量熱錢湧入,最後泡沫破滅,大量的樓盤爛尾,光清理爛尾工程都花了好幾年的時間,這件事情還成為秦江口中房地產必然磨滅的佐證。

“咱也不能年年坐著飛機過來,來一回少一回的,買房子還是要買在跟前的好。”

蛋蛋已經在那頭笑上了。

緊接著傳來了馬大姐爽朗的笑聲:“你找我是有啥事?”

範曉娟長話短說:“是這樣的,年前我們跟員工續簽合同的時候,就發現廠裏面有些老職工,有些跟不上趟了,我要跟你商量一下她們未來的道路。”

她說的可是六十年代就進廠的那批人。

進來的時候才十七八歲的年紀,到現在也只有四十幾歲,那是見證了華英廠最輝煌的一段歷史的老員工,但是因為廠裏面變革,很多新式的機器她們都不會用,也用不了,在廠裏面只能做裁剪。

馬大姐聲音一緊:“怎麽了?”

範曉娟就是要把她的緊張感拉起來,突然笑出聲來:“是這樣的,我了解了一下有幾個工人的手藝還不錯,最近有個項目要合作,需要這種擅長手工活的工人去做,單位負責出錢出資源給她們培訓,如果有人願意幹,先給漲五十塊工資,如果能夠上崗,除了漲到一線技術工人的工資,還按照驗收結果,給提成。”

這一批女工可以說是現在產線收入最低的。

範曉娟打算拿這批人去學手工。

大部分人都是願意的,不願意的那些人,就繼續在產線做最基礎的工作,收入也很少,就這樣幹到養老,每個公司總會有這樣的人。

馬大姐還是老思想,有點轉不過彎來:“可是都這麽大年紀了,要學東西也挺難的吧,這事兒我得跟她們商量一下。”

“不用商量,過年以後直接發通知,願意參加的報名,待遇那些咱們也提前講,別等到以後,大家都拿著高收入,有些人講一些奇奇怪怪的話,咱們單位不接受這樣的人。”

這樣說來,馬大姐也覺得行。

這裏面好幾個人都是跟她差不多時間出來的,因為用不慣縫紉機,只能手縫,已經落伍了,但是說起來針線活真不比任何人差,要是範曉娟拿來做純手工藝制品,又不要學費,學一學也沒什麽的。

範曉娟又另外提到了羽絨服的事兒。

“還是做輕薄款,再做兩百件,等年後咱們再搞一次展銷會,就在廠區的大院裏面搞,不要怕丟人,還是按照咱們以前的套路來。”

“還做!”這個馬大姐就不太理解了:“上次的還沒賣完呢。”

“備料還充足吧。”

“足,光白鴨絨咱們倉庫裏面都有十來萬的庫存,這玩意兒其實蠻好穿的,我的那件蛋蛋就拿過去了。”

蛋蛋說,一點都不冷,而且很輕薄,疊起來也比大衣小,又不占地方,這樣好的東西怎麽沒見到市面上有店賣。

廠子裏面第一批生產了五百件,才賣出去幾十件,剩下的都是成本價內購賣掉的。

不過買上身就覺得挺香的,連蛋蛋這樣年輕的小姑娘穿著都覺得好看。

“可比那大棉襖子好看,還舒服,就是不知道抗不抗凍。”蛋蛋的聲音在那邊傳來,她還真跑出去了一圈,一分鐘後回來:“娟姐,這衣服好啊,再搞個長款,身上倒是暖和了,可是屁股還冷。”

範曉娟的聲音在電話裏面傳了出來:“是該搞個長款,明年咱們就做長款,到時候蛋蛋你要給我們宣傳宣傳啊。”

她聽著隔壁電視裏面傳出來的聲音。

明年,咱還上個電視廣告,我就不信羽絨服還做不起來了。

電話裏面簡單溝通了一下,馬大姐已經把羽絨服的排產安排下去了,年後一恢復上班就可以做,廠裏面的女工們大部分是外地的,但也有京市本地的農民,她們可以提前上班。

等範曉娟打完電話,下面傳來了男人的聲音。

“快點,叫媽媽。”

“媽媽!”女兒的聲音從下面傳了過來。

範曉娟剛打完電話,站起來趴在陽台的扶手上,就看見帶著沙灘草帽的男人,手裏面拿著相機,對她“哢嚓”了一張。

秦星辰站在旁邊高興的拍手:“媽媽不知道。”

她身上全打濕了,剛才是被袁橋抱下去遊了一下,海水的浮力比較大,秦星辰很快就學會了狗刨,她在下面興奮的跟媽媽講:“媽媽,我會遊泳了,你要下來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