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3/3頁)

脫離了以前的光鮮,也脫離了以前的桎梏。

江明鐺現在要從新開始,她已經沒有了退路跟選擇。

剛剛從方雯辦公室出來以後,江明鐺就跟她細聊了一下。

“我想做皮具,做手工包,聽說你們廠有些老師傅,是從廠裏沒有縫紉機時候開始就一直在廠裏做的?”

“那是做衣服,跟做皮具不一樣。”隔行如隔山,江明鐺是憑什麽會覺得做衣服跟做皮具都一樣,難不成因為拿到手裏的都是針不成,這也太扯了,雖然都是拿著針幹活的,但是可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行業。

範曉娟第一反應就是拒絕。

她還很好奇,為什麽會找到她?

所以今天這個電話是問清楚江明鐺的計劃,以及她真實的想法。

電話那頭傳來女人無奈的聲音:“歐洲的人工成本實在是太高,培養出來一個工人的周期也太長,他們有勞動法保護,也不願意隨隨便便去加班……這些在歐洲很麻煩,我想在國內培養起來自己的產線,純手工的高端定制包的產線,其他的你不用管,你幫我找一下人,我要很好的手藝人,我要有我自己的工人師傅。”

她對工人的定位很高,是手藝師傅。

範曉娟立刻明白了。

江明鐺的事業要重新起步,不單單需要資源,核心還是對工匠的需求。

在歐洲培養一個新人成為工匠至少要一年時間,加上歐洲人的人工成本,對於創業期的江明鐺來說,猶如一個個無底黑洞。

她需要一些人,一些本來就很熟練手工藝制作的人,她們能夠很快的接受新的培訓,在三個月,甚至很短的時間內,完成她的產品的需求。

這就是江明鐺的要求。

“你不要說你是做成衣的公司,你們公司都能從成衣套子做到家具,範曉娟我覺得你是可以的,你要不要試試看呢?”江明鐺那帶著誘惑性的聲音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