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第3/3頁)

誰不願意自己被人看做年輕,姥姥伸手比了個“八”:“我老人家八十四咯。”

趙經理故作驚訝狀:“那可真看不出來,您看著可太年輕了。”

範姥姥就更高興了。

看房是標準流程,路過沙盤的時候也看了一眼,不過因為這會兒賣樓花的少,有現房看誰還會看樓花,這個樓盤的房子早就在封頂了,裏面還有一些掃尾的工作,大概不到半年就能收房。

一進去小區就感覺格外不同。

綠化做的比周邊小區要好,房子建築比周邊小區也漂亮,就連窗戶都是大片的窗戶,這種建築風格在九十年代特別不常見。

這會兒的建築還是老式建築物,因為冬天要保暖的關系,窗戶一般不會做太大。

但是這個樓盤做的是大窗戶,趙經理尤其強調了:“雙層的,保暖隔熱都特別好,我們小區針對的客戶也是高端客戶,您瞧瞧對面的首建集團,他們來咱們這裏買房,都是團購的呐,您再看看這小花園,到時候給您包起來,這些都不用您自己操心了。”

小區外面的空間本來是業主公用,但是一樓約定俗稱是開發商送住戶的,大概有十幾平米一個小花園。

跟範曉娟說的不一樣,樓底下是有地下層的,不過是車庫,每個在這個小區買房的家庭,都送了一個車庫,可見房子的建築商,是非常有遠見的。

這也是範曉娟格外看重這個小區的原因。

雖然說九十年代買車的人不多,但不要十年,滿大街跑著的夏利、桑塔納,就能多得嚇死個人。

範姥姥格外滿意,指著小院子說:“那我要一樓的房子,你們可都不許跟我搶。”

一樓才是這個小區的樓王。

六套房,售樓處也只肯給出三套一樓,三套二樓,幾個挨在一起。

叫範姥姥看了也說好:“就這樣吧,你們也不許爭搶,咱們抽簽決定。”

抽簽這個提議很好。

範曉珍說:“抽哪都好。”樓上視野好很多,而且還有一個包進去的大陽台,反正奶奶的院子就在樓下,她老人家種花還能不讓她這個孫女掐幾朵不成?

範曉娟也說:“我現在這房子就有院子,所以我覺得抽哪都好。”

頭一回過來的範曉龍都看傻了眼,這房子這麽貴呢,十幾萬在農村可以蓋好大好大的房子了。

範曉軍也是第一次看見這麽豪氣的姥姥。

陳冰從不指望從範家能夠繼承家業,甚至她早就知道了範家這邊就是京市農村的,這套房子簡直就是意外之喜。

白得了一套房子誰不歡喜,陳冰也喜上眉梢,跟範曉軍咬耳朵說:“姥姥可真是霸氣啊。”

誰說不是呢?

趙經理這會兒才明白過來,這老人是給孫子孫女買房子,羨慕不已:“做您的孫子孫女可真幸福。”

看完房子就是去簽合同。

這回被請進去大概是售樓中心VIP室的這麽一個地方,有人端上來了小甜點,就連睡著了的小當當,都有一個專門躺著睡覺的推車。

簽合同的時間有些久,主要是看看合同條款,有些開放商的合同是標準合同,另外還要補簽一份補充合同。

補充合同裏面規定了開發商必須按照什麽標準給裝修。

另外連贈送到手的小花園也要簽進補充合同裏面。

這回專門叫了陳冰跟範曉娟過來,也是因為她兩是這裏唯二兩個經手過商品房的。

其他人,比如範曉珍幾姐妹,對買房的事情完全摸不著頭腦。

陳冰在單位也經常處理甲乙雙方的合同,對商務條款再熟悉不過,看完合同都花了半小時時間,不懂不理解的地方也會跟趙經理交涉,主合同其實沒有太大的問題,就是補充合同出現了一些爭議:

“贈送如果只是口頭約定,關於花園的贈送,這些條款能否寫進合同裏面,否則以後會有因為合同帶來的風險隱患。”

這下子連趙經理也有些為難。

這種贈送面積一向不會寫進合同裏的。

就算他想寫進去,快些把房子賣出去,但是合同也要走商務部,商務部肯定不會同意這種合同。

雙方一下子就僵持住了。

“這個我們也很為難,不過一樓的院子,我們連綠化都沒做,到時候就是等到驗房以後,給你們包進去的。”

確實有這樣的規定,京市住建局會來驗房。

政府部門驗完房,才是交付環節。

一般開發商有贈送面積,要等到住建局驗房結束以後,再偷偷的搭出去,而這種協議一般都是口頭協議,不會出現在彼此的紙質合同裏。

正當雙方僵持之時,從外面閃過一道帥氣的身影。

“範女士。”男人深沉的聲音從後方傳了過來:“是有什麽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