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3頁)

老太太這不是針對她又是什麽。

還有呐,那大姐到底是個女的,憑什麽分給她的兒女。

憑什麽她王秀雲辛辛苦苦這些年,什麽都沒落下啊。

王秀雲可是憋了一肚子的氣。

她想都沒想,直接沖回家裏,沒找到人,就去找範大舅去了。

不過她沒找到範大舅。

範大舅跟範曉娟忙著兌金子呢。

92年開始,美金兌換匯率到了8.5,國際金價也創了個新高。

這會兒金價是350美金一盎司,折合金價大概是95元一克。

對比去年的匯率,折算出來的金價只有75一克,今年兌換一克要多20塊錢。

連金店的老板都說:“你這一斤金子,多放一年要多兩萬呐。”

這批大黃魚的純度也很高,金店老板想壓價都壓不下來。

財不露白,一斤金子就很恐怖了,範曉娟留了個心眼,換著金店去兌,這家金店就兌了一斤,得了九萬多,她算了一筆賬,光十斤黃金,兌換出來都要比去年的價格多了十幾萬。

另外匯率也漲了。

去年兌換美金的匯率是五點幾,今年是八點五。

範曉娟心裏跟咚咚打鼓一樣,又怕兌完了虧就問:“那多放一年,多這麽多錢呢?”

金店老板瞧他這樣,也知道是個捂著祖業的家夥,有些人呐就是命好,沒有眼光也有這個命,笑笑就說:“這也要看運道的,黃金也不是一直在漲呐,也就去年到今年這一年漲的多。”他又問:“你兌出來是準備幹啥,老板你是做生意的吧。”

範曉娟年輕幹練,但看上去並不像富二代,這一看就是個土財主。

“買房!”範曉娟豪氣萬千的說。

“那就是正理,不算虧呐,這一年金價漲了點,美金匯率也漲了,所以咱國內金價就漲了呀。”國際上金價按美金折算,美金匯率一漲,那勢必就是要漲價呐。

兩頭這樣一算起來,竟然比去年要憑空多出來十幾萬!

範曉娟身上都在冒冷汗。

出了金店門,範曉娟就跟大舅嘀咕:“你說咱姥姥今年分家,是不是早就有這個打算啊。”

為啥去年不分,往年不分,偏偏現在分?

範大舅也非常佩服母親的眼光,老太太天天看報看新聞,可比他們這些兒子強多了。

現在想想老太太那雙高深莫測的臉,連連說:“咱聽媽的,準沒錯。”

對,聽媽的。

範曉娟也這樣想,老太太說現在分,那肯定是有道理的。

花旗銀行的錢兌換的要慢一些,人家銀行經理需要跟香港那邊的分行核實,範小舅急的抓耳撓腮:“這錢還有沒有個準信兒了,那洋鬼子會不會賴賬了?”

據姥姥說,最初這筆錢只有一萬美金左右。

那會兒打內戰,黃金巨貴,姥姥那會兒換了一些美金出來。

民國時期的一萬美金,可是一筆巨款了,放了幾十年以後,利息都翻了好幾倍。

幾十年的利息累計了起來,她在南方的時候去了趟香港,把錢兌了出來,光利息都是本金的好多倍了,人外國大銀行,信用度還是很好的。

五萬美金還是姥姥摳了零頭以後的整數。

又存了進去,從存進去到現在為止,匯率也漲了。

果然是姥姥英明。

範曉娟懷疑姥姥是懂金融的,家裏面也總看財經頻道,不然怎麽恰好兩樣都兌到了高處上頭呢?

兩個人把這些都兌換成錢,存好等買房子的時候要用。

一批批的錢存進去,又是一批批的錢兌換出來,範曉娟到底是跟錢打交道慣了的,倒還算淡定,範大舅看著這些一輩子都沒見過的錢,也能感受到自己不可抑制的貪戀了。

錢啊,真是個好東西。

從城裏回到家這一路上,範大舅腦子裏面飄過來飄過去的都是那些鈔票。

甚至連跟王秀雲最近的爭吵都拋諸腦後。

剛走到出租房門口,就看見熟悉的人影。

王秀雲可是破天荒的自己回來了。

這人一貫愛財,又計較,聯想到今天去銀行存的一筆筆現鈔,範大舅沒好氣的冷哼一聲,沒搭理她,先進門,出門的時候穿著襯衣西褲,那叫體面,回來又換成幹活穿的舊衣爛衫。

王秀雲跟在他後面走,見他進了門,就隨著他進來,恨不得把這個男人的心扒開看看怎麽長的,他們一家人怎麽能這麽自私啊!

“範庭,你跟我說,你媽是不是說給幾個孩子買房分房?”王秀雲開口就問。

範大舅慢條斯理,一言不發的拿了個水杯,先倒了一杯水喝下,屋裏的白開水不比銀行的綠茶好喝,不過在家待著就是踏實,管理員辦公室有個躺椅,他往躺椅上一坐,靜靜的欣賞潑婦撒潑。

王秀雲的計算能力,絕對是對得住她往年在學校學到的東西的。

不然,老太太怎麽知道她腸子幾十斤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