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第3/3頁)

範曉娟這邊就是一個字——新。

簇新的樓房,大白墻,地面那都是別人蓋新房都舍不得用的瓷磚(其實攏共也沒多花多少些錢),範大舅就覺得拿這樣的房子出租,可真是稀罕呐。

房子其實早早就蓋好了,今年的大工程也就是刷了個大白墻,屋子一直都通風著,一點味道都沒有。

範曉娟跟哥哥商量了一宗,價格定好在40,50,70這幾個價位,邊套也不怕沒人租,那要一百。

價格差不多是按面積算,兩房的面積不到單間兩倍,價格也是按比例按面積算,範大舅覺得這樣算挺好,以後他的房子要出租,也是這個價格。

就是這價位,也不貴。

就村裏面隨便租個破屋,也要五十塊錢一個月呐,哪裏比得上娟子這配置。

當然,範曉娟也不是大善人,按單價算,她這房子的租金就不算便宜了。

她當時給房子定大小,定面積,定價位,就是結合了現在京市京漂人口的素質,還有這一帶居民的經濟情況了的,要是這邊靠近外貿區,港台商人聚集的片區,那房子的價格就不能這樣定。

範曉娟仔細考量過,這屋子就是往小了做,也就是後世很流行的膠囊公寓嘛,但是保證了通風好,采光好,隱私也好,房子小一點還省錢,其實就很貼切租房族的需求了。

其實真按單位面積的租房價格算,她這房子單價比城裏還貴。

租房的算不過房東。

範曉娟當了很多年的租客,當然很明白這個道理。

電燈電杠那些也都裝好了,晚上要是把一棟樓的電燈都打開,賊亮堂,亮得嚇人。

就算是範大舅這樣的,也覺得屋子整的實在是太好了,看著人都眼饞,等他以後裝電燈,也要裝這種二十瓦三十瓦的電杠,一按開光亮得跟白晝似的。

範曉娟出了個注意,這幾日晚上就把燈打開一些,總能吸引人過來看。

現在好多些白領,白天上班,只有晚上才能出來找房嘛,雖然範大舅有些心疼錢,但也乖乖聽話了。

果不其然,才第一天就吸引來好幾個來找租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