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3頁)

範曉娟笑笑:“可我媽媽留了塊地皮給我,而且我舅舅他們快回來了,他們家人口多,我怕他們打我家地皮的主意,所以幹脆蓋起來,咱們那附近不是有蠻多工廠,蓋好了還可以出租呀。”

農村的地大,現在也沒個說法,要是不限定蓋多少層,就蓋個六層八層的,做成小套間,小單間出租,她才不蓋成筒子樓,一樓可以留個小套間給姥姥住,就不留多了,最多只給姥姥留間房間出來。

楊珍才知道她蓋房子不是為了自己住的!

“你這個腦瓜子到底是怎麽想出來的,那蓋房子出租劃算嗎?”

“劃不劃算我不知道,但是你看看京市是什麽地方,你自己都說了,咱們白山村這塊地方好,旁邊規劃的是工業園,咱們先把房子蓋好,就算現在沒有人要租,以後人也會越來越多的呀,現在咱們京市人口一千萬,等以後會更多。”

“現在有一千萬還不夠多呀。”楊珍更吃驚了:“我看到處都是人,那樣小一間間的房間,怎麽會有人住的。”

楊珍這就是不清楚行情說的話了,她來一京市就住在村裏,進城上班也只有這一兩個月的事,就不說她,上輩子範曉娟在京市生活了大半輩子,不是也沒有整明白別人怎麽發的財嗎?

等她出了國,聽到別人的創業故事,就跟天方夜譚一樣。

什麽賣雞蛋致富的,賣水致富的,多稀罕。

可她這輩子也開始慢慢起來了,她的第一桶金,就是幫單位把庫存料處理掉了,得到了一萬多的獎金,她拿這個獎金,買下來孫家的房子。

開始了一步,後面就簡單多了。

範曉娟跟她說:“你看你能騎著單車從白山村到市區上班,以後的人也會的,你別看京市這個城市大,就以為大家都住得近,以後城市發展更快,更大,咱們白山村就不是農村地方,說不定也能跟市區一樣,蓋高樓,等那個時候咱們的房子也值錢了。”

這會兒才往城市化進程邁進第一步。

當然,這些都是超過楊珍想象力的東西。

路過那些工業園區,進到農村以後,才發現範曉娟講的不是虛言,雖說廠房裏頭也提供住宿,但是不少人願意掏個五十八十的出來租個房子,一家大小的住在一起,迎面過來就看見一個婦女見人就問房子。

得知村裏能租的都租掉了以後,臉上露出失望的神色出來。

這一路過去沒碰到幾個人,但眼見著村裏就熱鬧起來了,楊珍就感慨:“還是你厲害啊,我就想不出來,等我有錢了我也想蓋房子,小老板娘,你發財也帶著我一起幹吧。”

範曉娟抿嘴一笑:“可不是帶著你一起幹嗎,等你有錢就蓋上房子,自己住的地方小一點,一層樓搞個四五套,一套八十塊,一共五層樓的話,你算算租金能有多少?”

先不說有沒有人願意花八十塊錢租個房子住,光算算這筆賬,楊珍就覺得很嚇人了。

那一個月得收一兩千!

楊珍就笑了:“怎麽會有人願意花八十塊錢租房住啊。”

“現在沒有,可過兩年說不定就有了,你看看前幾年工資多少,這幾年工資多少,再過幾年,一個月一千塊的工資到處都有,你看看現在到處是人找房子租房住,前幾年你敢想嗎?”

“你是怎麽想的啊,我的腦子怎麽就沒這麽好。”楊珍現在光想想一個月拿兩千塊錢租金的好生活了,要是租房子這麽劃算,她跟小意就擠在一起住著,把房子省出來都出租。

光想想就是美啊。

要是讓範曉娟聽到,估計還會吐槽她摳門。

不過範曉娟這話,成功激勵起楊珍來了,她還要賺錢,賺多多的錢,以後把房子蓋起來,給小意娶媳婦兒,到時候她自己養老還有錢,要真有那一天,一個月光租金都能拿兩千塊,她還幹啥啊,肯定是拿著個小本本,每天敲敲門收房租啊。

這樣想著,都不覺得每天踩快兩個小時的單車去市裏面工作有什麽好辛苦的。

等她存到一萬塊錢,就開始挖地基。

房子麽可以慢慢往上蓋,存一點蓋一點,楊珍有著千百年來農民的樸實心裏,她是很能扣扣索索的存錢的,而且也很能吃苦,在那個年代,從那麽遠的地方跑到市區上班,還要照顧孩子,照料菜園子,沒說過一句苦,也從沒抱怨過什麽。

而且範曉娟無意間給她許下了那麽大的願景,就算是楊珍這樣老老實實的人,也覺得有利可圖。

光想想就美著呢。

楊珍這樣想著,竟然都笑出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