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4/4頁)

做了一輩子國企的領導,也都習慣了跟固定的渠道銷售,還從沒見過這種效率!

見到是範曉娟,朱廠長臉上掛起來笑容,招呼她坐下,還熱情的給泡了一杯茶。

“來來來,最近忙起來了,家裏沒意見吧?”

哪能沒意見啊,韓星辰的意見都大了去了,一下子說媽媽不來接她了,一下子又說沒有好吃的了,小嘴叭叭的都快翹到天上去。

範曉娟實話實說:“我家裏沒個老人,還是雙職工家庭。”

朱廠長:“辛苦你了,這一次忙完,給你發獎金,就是想問問你,咱們下一步該怎麽幹。”

什麽話都比不上發獎金。

領導你記得就好。

來找朱廠長本來也不是來訴苦的,範曉娟把計劃書遞上去:“咱們找個地方,搞個展銷,上面寫一些標語,搞個大喇叭給放著,我尋思著還得去請人快點把沙發都打出來,不然等別的廠子反應過來,咱們豈止是要賺錢,怕是連庫存都消耗不了。”

聽到庫存都消耗不了,朱廠長心裏哇涼。

這也是範曉娟的策略,話要是說的太滿了,期望值就太高,立一個完成80%的flag,最後完成百分百,領導會很感激你。

如果立一個100%的flag,最後恰好完成了,那你只是完成了分內之事而已。

賣東西哪有那麽快啊,也沒有那麽簡單的,不過能處理掉一部分,給工人解決了一部分的工資,他就已經在夢裏笑出聲來了,至少退休前,好歹做成了一件事。

再繼續看下去。

“首次促銷兩百套沙發,正常銷售價格599,促銷期間價格499,成本價307,促銷計劃如下……”

“等等,你的意思是咱們定價就是六百了。”朱廠長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

也就是說,如果都能銷售出去,不光是能夠解決庫存品的問題,光利潤就能達到二十多萬左右?

“不是六百,是599.”範曉娟糾正。

“五百九十九跟六百有多大的關系嘛。”這年頭,還沒有消費心裏需求這個概念。

“那當然不一樣了,599是五百多,六百多是六百多,您不覺得心理上來講,便宜了很多嘛。”差了很多的好不好?

好像……是哦。

老廠長一拍大腿:“就這樣幹。”

範曉娟:“那場地?”

朱廠長:“一切都配合你,這幾天的成品都擺出去展覽,如果年前能夠收到多一點的訂單,春季咱們就做沙發了!”

範曉娟想起什麽似的:“最後咱們再發個通知,內購今天結束,有需要的就來財務交錢,每個人限購兩台。”

朱廠長點點頭:“也對,這麽大的差價,要是咱們員工定了內購產品去外面賣,會亂了咱們的價。”

範曉娟又匯報了一些後期的計劃,比如說促銷以後要怎麽展開銷售。

其實在幾十年以後,這些個計劃都是爛大街的銷售套路了,但是放在九十年代還是很行得通,聽起來還挺新穎的,朱廠長聽完連連稱贊。

“要是早知道你業務幹的好,就讓你來幹業務了,今天廠裏也不至於是現在這個地步。”

範曉娟汗顏。

這要不是比旁人多活了幾十年,她也不知道這些東西啊。

早點叫她幹,廠裏早完蛋。

不過,按兩人談的,是好是壞也就這樣了,左右沒有比現在更差的情況了不是?

差不多一倍的利潤,足夠讓老廠長豁出去了。

廠子艱難的支撐了幾年,從九零年開始,就漸漸吃不上飯了,剛開始是減工資,到後來只發基本工資,又裁員,最後也沒有邁過去千禧年的門檻。

當初,範曉娟也是看著廠子不行了,走投無路才想到出國的。

人總不能一成不變的過日子。

事實證明,見到困難就縮著腦袋也不是辦法,環境已經壞成這樣了,也無法繼續惡劣了,還不如搏一把。

反正,最壞的情況也不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