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早上一大早, 敖丙就跟著敖爸敖爺爺起床了,爺仨把家裏的老烏篷船給推了出來。

四點多天空已經開始灰蒙蒙亮起了,啟明星在東邊高高掛起, 朝霞隱隱地亮在天邊,看樣子今天又會是一個烈陽高照的大晴天。

不過這麽早天氣還是很涼爽的, 尤其是湖面上,涼風習習吹在人臉上, 說不出的愜意。

敖爸拿著撐竿要往湖裏面劃, 被敖丙給搶過了竹篙:

“這個我來, 您跟爺爺坐著歇會兒, 一會兒要下網了再說。”

敖爸撇了兒子一眼:“你行嗎?”

敖丙立馬就“嘿”了一聲:“好歹我也是快有上千萬粉絲的生活主播了,幹的又是趕海趕湖這一行當, 要是連劃船這事兒都拿不出手, 那我靠什麽忽悠粉絲?這劃船的手藝還是您跟爺爺手把手教的呢,你就看好了唄, 看看您兒子我這劃船技術夠不夠格出師了!”

敖爸倒也不爭, 老神在在地在船裏面坐下, 然後示意敖丙可以開船了。

敖丙手下一個巧勁兒,抓著竹篙用力一推, 船就如離弦的箭一樣朝著前面沖了出去,但是偏偏他的手法又很穩, 坐在船上一點都不會有顛簸的感覺,漁船一直在勻速前進, 這力道的掌控堪稱完美, 就是敖爸和敖爺爺都對他露出來的這一手表示出了驚訝之色。

“可以啊,丙伢子你這啥時候撐船這麽厲害了,這一手練得夠熟練的啊!”敖爸忍不住朝著敖丙豎起了大拇指。

一旁敖爺爺也跟著點頭, 點評道:“確實不錯,這一手去汨羅賽龍舟都夠格了,今年是不行了,明年你也去報名參加看看,說不定能奪個冠軍!”

敖爸又插嘴了一句:“也總算是沒砸了咱敖家這世世代代傳下來的漁家招牌,有這撐船的手藝,你這將來就算不做那什麽直播了,靠這個也能混口飯吃。”

敖丙頓時哭笑不得,忍不住回道:“這會撐船也不等於就會劃槳啊,賽龍舟跟撐船可沒多大幹系吧?而且現在別說是雲夢澤了,全國的老式漁船都沒幾艘了,我要靠撐船這門手藝混飯吃,那怕是全家都得跟著我喝西北風了。”

敖丙說這話原本是用開玩笑的口吻,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這話,戳到了敖爸跟敖爺爺內心最隱秘的痛點,兩人在聽完這話後,情緒瞬間低落,齊刷刷地沉默了下來。

敖丙驀地就意識到他說錯了話,趕緊又笑著打圓場:

“打漁行業沒落是必然趨勢,這其實反而是好事不是嗎?年輕人都在外面有更好的奔頭,能賺更多的錢過上更好的日子,困囿於這個湖邊小村子裏,過的日子一眼就能看得到頭,那才叫沒希望呢。”

“你們想想,我要是真接替了這個行當,也跟您二老一樣起早貪黑靠每天打這麽幾十斤小雜魚為生,那得是個什麽光景?您二老能樂意看您的兒子(孫子)就在這湖面上蹉跎啊?”

敖爸跟敖爺爺對視一眼,都不說話。

敖丙又道:“您二老現在想的,就不應該是漁業蕭條的事兒,而應該想想後半輩子應該怎麽養老,我這次回來,就是想要接你們去津市定居的,您也別急著反駁,先聽我把話說完,我知道你們在雲夢澤生活了幾十年,從沒離開過故土,年紀一大把了也不願意折騰,而且要讓你們住到城裏面去,人生地不熟的,你們肯定不習慣。”

見敖爸跟敖爺爺聽到要去津市立馬就變了臉色急於開口拒絕的樣子,敖丙率先打斷了兩人的話頭。

他把鄭家那一家三口從陜北搬到了津市的事兒說了,又補充道:

“人家在津市無依無靠,還不是舉家搬遷了,當然了他們那是逼不得已,但鄭家也是在黃土高坡種了大半輩子的高粱,跟咱們在雲夢澤種水稻也沒啥不一樣,人家到了津市,就跑到郊區承包了二十畝的地,自己建大棚搞種植,照樣混得風生水起。”

“咱在市裏面有房子,不愁吃不愁穿,小區裏面能下棋能打牌甚至吹拉彈唱各種老年人喜歡的娛樂活動應有盡有,你們若是還覺得無聊,那咱們也學鄭家一樣,去郊區租幾畝地種種,就當是鍛煉身體消磨時間了,也不一定非要種出點什麽東西來賣,夠咱一家子吃得上新鮮不打農藥的時令蔬菜什麽的就行了。”

“厚田村那邊我朋友還承包了一個大水庫,咱家也跟鄭家一樣,就在水庫底下承包幾畝地,既能找鄭家搭個伴,什麽時候你們爺倆要是手癢了,還能時不時跑去我朋友那個水庫打打漁過過癮。”

“關鍵是,那邊您孫子孫女都在,您孫子的公司店鋪都在那邊,有您二老過去幫忙鎮場子,哪一天我跑去外頭拍直播做視頻的時候,有您二老在,我這心裏頭才會覺得踏實。”

前面那些描述敖爸跟敖爺爺聽著都沒啥反應,兩人都不是耽於享受的人,對於敖丙給他們畫的大餅,兩人興趣不大,但後面敖丙提到開的公司店鋪需要鎮場子,兩人立馬表情就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