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初戰(第3/4頁)

公孫佳卻沒有答應,她現在是領的武職,不是文職!這場仗規模不大,相對應的,她這個“主帥”的權柄也就不大,像紀宸那樣看不順眼把地方官給參到罷官的都要被非議,她這兒收了縣令的權?

公孫佳道:“別說氣話。等這兩天各府人到齊了,再說。”

縣城,她是不進了的。縣令這熊樣,大軍進了縣城,怕不要挨黑磚!就地紮營,再調駐軍的校尉過來問敵情吧。地方官是指望不上了。

然而校尉們也都不知道為張世恩和汪鬥之間發生了什麽,只知道確實是不在一塊兒了。

第二天,各府駐軍的校尉們到了。他們給公孫佳提供了還算新的情報,比如張、汪二人的核心據點的方位。有了大致的方位,公孫佳就可以籌劃調動大軍圍剿了,她心裏已有規劃。

又等了兩天,周邊四府的知府們沒命地趕了過來。起初,他們趕路是有些怕的,張、汪二人的隊伍行動迅捷,且又熟諳地形,他們怕路上被幹掉了。但是軍令如山,他們也只得硬著頭皮趕過來了。

做到知府的,笨人也不太多,內裏還有一個謝普當年的同學。兩人十年沒見了,見面就是這個情形。謝普悄悄挪動了腳步,移到同學的背後,小聲問:“你們怎麽搞的?弄成這個樣子?”

“這麽大的禍事,哪是我能搞得出來的?”同學也很抱怨的,“不在我的轄區,我哪有能耐去‘管’?鄰居在家裏放火燒房子,點火的時候我還不知道,等我發現了,他火已竄上了房梁,把我的房也燒了,我有什麽辦法?謝兄,這君侯……”

“比你們可靠。”謝普生氣地說。

同學道:“那就足夠了,有個居中調度的人就得。各府也在自己的境內有所鎮壓的……”

一旁薛維咳嗽了一聲,謝普又悄悄地溜了回來。

公孫佳客氣地向諸位知府“請教”:“反賊近來有沒有壯大勢力?流竄的範圍有沒有擴大?百姓是否更加不安?諸位……有沒有加稅呀?”

原本前三個問題她都不覺得是問題的,直到發現縣令似乎還在加稅,這是會火上澆油的。

知府們加了也不能說加,也要趕緊停下來,都說:“沒有!”又說叛軍的活動範圍是有擴大的趨勢,但是還沒出幾府的地界。

謝普又忍不住了,說:“就是禍害你們禍害得愈發得心應手了,再熟一些,就該往別處再去了,是吧?”

公孫佳道:“謝公,冷靜。”

她想了一下,說了自己的意見:“我大軍遇到敵襲,可見這裏情況已經很糟糕了。諸位都是國家的棟梁,讓你們過來是為了定計,實屬不得已,再讓諸位冒險回去,一旦有事,我心何安?我這裏大軍拱衛還算安全,諸位先在我這軍中休息幾日。對了,請諸位傳訊回去,不管有什麽稅役,都先停了。待剿平匪患之後,我自有說法。”

她開始布置起來,方法就是原來定的,把叛軍給鎖定,然後收緊。

本地駐軍和官府能征得動的人馬只有一個任務:“務必要將逆賊鎖死在這裏,不能讓它蔓延出去!”

第一道令,她的軍令與各府的告示一同張貼出去——捐稅都給停了!她擔心這些人總加稅,加得百姓不信了,所以拿出自己的大印來蓋上去,算是給這個作個保。並且附言:有人暗中加稅者,可上告給她,軍法從事。

第二道令,約束部隊不許擾民。

第三道令,把張、汪未及逃離的家眷及“附逆”者的親屬提到大軍之中,單獨建一營來關押。

她還是沒有進入縣城或是任何一座州府,依舊是紮營,因為:“我憑什麽要等別人來打呢?不興我打別人?”

她手裏是有人質的,將汪鬥部的親眷單獨關押一處,派人給汪鬥下了最後通牒,要麽降,要麽我把你這些叛逆的家眷依法處置了。無論本心為何,汪鬥都是造反,要誅九族的,至少是夷三族。

行刑的地點設在了一片平坦的谷地,她又調兵布了個口袋陣,正面是她的中軍,中軍前面列著薛維等人,這是袋底。左邊是尚和,右邊是郁喜來。

然後,公孫佳召來元錚:“還記得張世恩的駐地嗎?”

“是!”

“你帶隊,奔襲。要盡量擾得他騰不出手來!”

元錚想了一下,說:“他的人如果多於五千,恐怕會有余力救援。”

公孫佳道:“無妨,你盡力。還有,我要你們都好好的回來!你們才是我的本錢!”

“是!”

公孫佳又命黃喜作預備隊:“萬一張世恩來救援,你來攔截,沒拿下汪鬥之前,你一步也許後退,哪怕你的人拼光了,也不能讓他們裏應外合打穿我的口袋!”

最後,她令各府的駐軍佯動,作出圍剿張世恩的姿態來。對外展示出了一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仗著兵多將廣,意圖一口吃掉兩股叛軍,“一戰而定”的狂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