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很好(第3/4頁)

等延安郡王回來,家裏幾個人已經差不多定了個調子了。延安郡王向來開明,公孫佳先說了受人之托來問事,延安郡王就問妻兒怎麽看。鐘英娥說自己考查過這家夥沒有什麽劣跡,章明也說李嶽人才不錯,最後是章晴不反對。

延安郡王當即拍板:“好,就這麽定了!”

公孫佳這回真的遲疑了:“你們,就這樣了?我只是傳個話。”她本來是想促成這件事的,等到姨媽一家這麽痛快了,她倒忍不住差點想唱反調了。惹得鐘英娥拍桌而笑:“還要怎麽樣?不好的婚事才要多想。”

公孫佳心道,真的是這樣嗎?她完全無法想象,如果是自己的父親,會怎麽安排自己的婚事,應該……不是這樣的吧?

可是既接了這樁媒,自己從各方利益考量竟無不妥之處,也只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回家。等鐘秀娥將鐘府的意見一反饋,如果沒有問題,她就去容家回話了。

鐘秀娥回來,帶回來靖安長公主的意思——很好。

公孫佳又跑了一趟容府,帶了鐘英娥送的好些時新的小玩藝兒過去。鐘英娥給她東西,向來是不分貴賤,只要好玩就行,公孫佳很挑了一陣兒才選了一包,換了更精致的匣子裝了,拿去給江仙仙姑嫂看。

順便就將女方的反饋給說了。延安郡王這裏,鐘英娥做主,女主的媒人就是鐘秀娥,公孫佳倒是隱了。延安郡王就上表,請皇帝給章晴冊封,有封號的皇室女子出嫁,還有相應的禮儀,連嫁妝也有規定的數目,她們的丈夫也有相應的官職調整,又有相應的禮服。

雖說國初尚儉,鐘英娥親生的女兒怎麽也不能節儉了,她早早給女兒準備了嫁妝,但是時新的樣式還是要現做,於是又是一通的準備。鐘英娥便想與李侍中家商量,訂婚在今年完全沒問題,這婚事正日子是不是訂在明年?她提的時候心裏有點怯,再霸王的一個人,跟李氏這樣的舊族說話也是心虛。

豈知李侍中那裏回的幹脆:“可以!哪怕推到六月以後都行!”是鐵了心的想要結這門親。

鐘英娥得了回答,心裏美得緊,愈發的上心了,連日常的遊樂都免了,還支使兒子多與李嶽親近。

~~~~~~~~~~~~

章明辦事大家都放心,回來說李嶽確實誠意十足,兩人相處甚好。

公孫佳也便放心,暫將這一出放下,命人去把吳選給叫到府裏來。

阿姜擔心地說:“這幾天忙裏忙外,要不歇歇吧?吳家的人不要緊,何必急在一時呢?”

公孫佳道:“那李侍中為什麽急著先將親事定下來呢?準備得越早越好,哪怕用不上。”

改名單宇的細谷侍立一旁聽著,悄悄看了她一眼,心道:這與阿爹說的一模一樣。她新認的親爹單良日常也不是躺平的,一閑下來就忍不住幹點缺德事,邊幹還邊教她,說的就是這個話:“埋點線,用不著就放著,用著的時候就頂用啦。”

說這個話的時候,單良正在修改謠言,準備造紀家的謠。

阿姜見公孫佳主意已定,給單宇一個眼色,單宇知機,去安排人通知吳選了。他們不認為會叫不來吳選,吳選一直悶著讀書,這個人名甚至已經在京城聽不到了。依公孫佳的意思,給吳選改個名字,往告身上一寫,以後新名字與“吳選”就不相幹了,以“認姐姐”為分界點,與過往一刀兩斷。

單良卻提前勸住了她:“為什麽要將他與過往完全撕開呢?他撕開了,還有您什麽事?他是一個會知恩圖報的人嗎?他與計進才的相處,很平和嗎?這樣的人,是要讓他永遠有個一捏就準的軟處的。您為人著想的時候,也要看看對方是什麽人。讓吳選永遠有心病,不好嗎?”

單良在公孫佳面前恭謹很久了,說到吳選,他又抖起了師長的架子。公孫佳聽了,也覺得有理。她本來是認為吳選怎麽也翻不出她的掌心,改個名字不費事,吳孺人也能輕松些。但是單良這個提議也沒什麽不好。

所以公孫佳也就沒提改名字的事情,單良還不放心,他怕廣安王那邊有人想到了,甚至把告身上的名字給吳選提前填好了。

吳選得了告身,並沒有想到此節,公孫府一召,他也就來了。他沒有不聽話的理由,吳孺人告訴他,這告身並不是廣安王給的,給他將利益剖析了。吳選是早早提醒姐姐廣安王薄情的人,聽了吳孺人的話也不懷疑。

若是最初,他或許會覺得公孫佳是個濫好心的大小姐,現在卻不敢這麽想了。他乖乖地跟著公孫府的人,從側門進了府裏。他低頭走著,又湧起了昔年進入權貴之家的那種心情,公孫佳不是個讓人想弄哭的嬌小姐了,依然讓人想看到她……

一路進了一間偏廳,裏面已燒起了炭盆,公孫佳將手上一只盛開的大紅色的菊花插到了圓腹瓶中,說:“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