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隨著時間的流逝,華國無論是經濟,科技,航天,文化,軍事,還是其他各方面發展,都遠遠超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想象。

作為相鄰的國家日國,他們對華國的忌憚越來越深,生怕華國的整體經濟水平趕超了自己,而之前慰安婦一事日國被迫道歉,又賠款,雖然也挽回了一部分損失,但還是沒有能徹底挽回日國在國際上的形象,仿佛他們的國家被蓋章上了兇狠惡毒的印章,每當日國人走出國門,總有其他國家的人問:“你們國家真的曾經強迫華國幾十萬婦女做慰安婦嗎?”

這是一個讓人尷尬的問題,而日國對華國的憎恨越來越深刻。

這憎恨表面在方方面面,對華國的經濟壓制,兩國之間的明爭暗鬥都越來越白熱化。

華國人齊心協力,從不認輸,幾乎是全力在追逐。

而華寧身處在新聞事業中,也在努力地做好自己。

她知道在國內做好新聞也有很大的意義,但從前的中華大地就敗在了閉關鎖國之上,若想跟上時代的發展,不因為落後而吃虧,眼界就要放得更遠一點。

總有人要負責走在第一線,去窺探世界的秘密,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每當世界有什麽異動之時,華寧總會第一個趕到現場。

幾年之間,她經歷了好幾起世界其他國家的戰爭,在硝煙中扛著攝像機奔跑,數次受傷,命懸一線,但也越發理解了戰地記者的意義。

只有看到過最絕境中的屍體,才明白大愛的意義,明白和平的珍貴。

華寧把世界各地的情況匯報到國內,給國家的許多決策也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方向。

這一年的十二月,華寧身處於丘臣這個小國內,這個國家因為內亂被鄰國借機入侵,現在是民不聊生,許多難民都處於恐慌與病痛之中,每天都有很多人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原本華寧來這裏,也只是為了盡力地幫助當地的人們,然後把最新最真實的情況報道給世界人們看看。

但她沒有想到,會在這裏遭遇種族歧視。

丘臣因為戰亂,各項設施都被炸彈炸毀,國外來的記者根本沒有下榻之處,更別說有什麽可以工作的地方。

臨時搭建的媒體新聞處理中心,只接待歐美的一些國家。

其中來自日國的一位記者因為與一位美利國的記者是好朋友,也溜了進去,進去之前還語氣酸溜溜地看著華寧:“抱歉,無法邀請您一起進去,還請不要生氣。”

他們總是用這樣看似文明禮貌的語氣,做著最讓人討厭的事情。

華寧沒有搭理他,但還是往裏看了幾眼。

她看到一個穿著幹練帥氣的白人女士,眼神沉靜,健步如飛,那位日國記者看到之後立即笑著追上去:“尊敬的瑪麗科維女士,您好,真是榮幸在這裏遇到您!”

這讓華寧心中更是一震!

她在從前就挺過瑪麗科維的大名,這是世界上幾乎可以說是最為著名的一位戰地女記者了。

瑪麗科維從事戰地記者將近三十年,不知道往返於戰場多少次,甚至在戰爭中救過一千多位難民,為了報道戰爭的真實情況,她眼睛受傷成為了獨眼龍,後期每次都是戴著一只眼罩出行。

可她從未放棄過報道戰場這件事,她說:“我想告訴全世界的人,真正的戰爭到底是什麽樣子,無論多少個世紀過去,戰場依舊血流成河,肉沫橫飛,而戰場之外,不知道充斥了妻女父母的悲痛哭喊。戰爭從來都殘忍的,我希望所有人都承認這樣的一個事實,而我,會為這每一場戰爭做證人,讓人類牢記戰爭的殘忍!”

直到最後,她帶著一身的榮譽,在易羅庫戰場上中彈身亡,不知道讓多少人心痛!

這個傳奇性的人物在世界各地都有粉絲,提到她大家都是肅然起敬,都說如果瑪麗科維當初沒有去世,後面的戰爭不會愈演愈烈,而瑪麗科維這樣善良溫和的人,真不該因為戰爭而付出生命!

華寧低下頭,她眼中閃過一絲落寞與可惜,像瑪麗科維這樣的人,不該殞命於炮火之中啊!

她既然知道了這個前提,便會設法提醒瑪麗科維注意安全,勢必要避開那場災難!

丘臣環境極為惡劣,這一晚華寧沒能進得了丘臣的臨時新聞媒體報道中心,只能去跟附近居民勉強擠了一晚,夜裏聽到飛機的轟鳴聲跟槍響,也沒怎麽睡得著。

有丘臣的難民問她:“你為何來我們這裏?這裏到處都是死人,很危險。”

華寧笑得溫暖:“是為了跟你們一起等明天的太陽。”

第二天一大早,她就決定出去勘察情況,出去沒多久就發現那些歐美組織的戰地記者們起了沖突。

原來是他們也獲取了丘臣這裏反政府組織的武裝部隊,打算追蹤武裝部隊獲取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