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第5/6頁)

於是,傅先生指了指右下角的那個阿拉伯數字“4”,說道:“老夫上了年紀,要多睡一會兒,明早開始,就這個時辰吧。”

小家夥蹬鼻子上臉,特別體貼的指了指旁邊的“5”,對傅先生說道:“諸侯之劍,上法圓天以順三光,下法方地以順四時。咱們等到太陽公公露出笑臉,再開始學習也不遲呀。”

“……”

傅先生學識淵博,治學嚴謹,一生門生無數,但也是第一次遇到這麽不著調的徒弟。

記性是真的好,那麽長的一篇文章,早上斷斷續續聽了一遍,就能記得那麽牢固,還能活學活用。

頑皮也是真頑皮,竟然還敢來扯他的胡子!

胤祐跑去把墻上那柄劍取下來顯擺了一番:“這就是阿瑪賜給我的那把七星劍,師父你看看。”

傅先生一手握住劍鞘,一手握住劍柄,拔出一截劍身,鋒刃上隱隱繚繞著一縷青光,透著絲絲縷縷的寒氣,七枚銅釘自上而下排列,錯落有致,隱約能看出北鬥七星的輪廓。

片刻之後,他把劍重新插回劍鞘,遞給胤祐。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只沒頭沒尾的說了一句:“是你的劍。”

師徒倆討價還價半天,時間還是定在了四點,後面胤祐還得溫書、習字、上課,下午又要練習騎射,晚了後面的行程也要受影響。

小家夥欣然接受,並且每天準時準點到達。不僅把自己的生物鐘改了過來,甚至強行將兩只孔雀的生物鐘也改了過來。

本來這倆孔雀和暢春園別的動物一樣,是有專人喂養的。

但是七阿哥覺得他們起早貪黑陪著自己練劍,也挺辛苦。每天出門的時候,都讓趙誠帶些吃的,有時候是玉米,有時候是小米,有時候是黃豆。

待他練完劍法,就過去投喂兩只孔雀。一來二去的,他跟這兩只傻鳥也熟悉起來。

這天下午沒有騎射課,胤祐中午就跑去了凝春堂。

太皇太後一見著他,眉頭就皺了起來:“哎喲,快過來讓我好好瞧瞧。”

老太太捧著小心肝兒的臉:“怎麽瘦成這樣了?”

小家夥彎著眼睛沖她笑:“可不是,讀書太辛苦了。”

太皇太後趕緊招手把蘇麻喇姑叫來:“快快,去吩咐廚房,今兒燉個雞湯,再蒸一條魚,多做幾個菜,給我的小七補一補。”

小家夥在旁邊說道:“先煮一碗蒙古奶茶,配些風幹牛肉,還有酒釀小圓子,松子奶皮酥,薩其馬,金絲棗糕……”

太皇太後摟著他:“就給他拿些牛肉過來,別的什麽也別拿,一會兒又該吃不下飯了。”

皇貴妃聽說他來了,也從集鳳軒趕了過來。二話不說先逮著兒子訓了一頓:“不是說好三天就過來一趟,這都多久了,你才想起來給烏庫瑪請安。”

小家夥看到額娘,瞬間變成了軟綿綿的小寶寶,沒長骨頭似的靠在皇貴妃懷裏,擡起小臉,指著自己的黑眼圈:“你瞧瞧,你瞧瞧你兒子累成什麽樣了。”

他這樣擡起頭來撒嬌,老母親哪兒受得了,捧著他的臉就在他額頭上親了一口:“我兒子長得可真好看。”

小家夥聽到額娘誇獎自己,立刻咧開嘴笑了起來。

而後,就聽見皇貴妃補充道:“就是牙齒又掉了一顆,還是門牙,說話漏風。”

“哼!”小崽子也是要面子的,立刻就把臉轉向另一邊,埋進她的懷裏,“我生氣了。”

皇貴妃摟著他,輕輕拍他的後背:“別氣別氣,一會兒多吃兩碗飯。”

或許是每天課程太緊,把小家夥累壞了,他還真是飯量大增,吃兩碗都不夠,還吃了好多菜,又喝了一大碗雞湯。這才意猶未盡的放下碗筷。

太皇太後眯著眼看他:“好像又長高了些。”

胤祐不知打哪兒翻出他的玩具,擰上法條,讓小仙童給他扇扇子:“可不,烏庫瑪嬤你瞧瞧,我現在比八弟都高了呢。”

“是嗎?我記得以前胤禩可比你高出半個頭。”

皇貴妃在一旁提醒道:“別吹牛,你頂多也就和八阿哥差不多高。”

小家夥驕傲的晃著腦袋:“我長個兒了不是。”

“哦,好好好,長個兒好,以後長到你阿瑪那麽高。”

康熙身高在普通男性中算是中上水中,但胤祐卻並不滿足:“不,我要長得比阿瑪還高!”

宮裏上上下下誰不知道。他從小就身材偏矮偏小,不肯長個兒,現在好不容易長一點了,但也不多,也就能跟八阿哥、保泰這倆年紀小的比一比,跟五阿哥和六阿哥都沒法比。

這時候,有人從門外大步走進來。說阿瑪,阿瑪就到了,是康熙來給皇祖母請安。

他來請安的同時還給老祖宗帶來了一套小玩意兒,是景德鎮禦窯廠剛燒制的一套文房用瓷。

景德鎮禦窯廠到了康熙十九年才開始漸漸恢復。因為皇上崇尚儒家文化,對於瓷器很有研究且十分欣賞,時不時就要下令讓禦窯廠給他研制一些風格新穎的送進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