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報恩(第2/3頁)

加上她是三個公子的姨母,三個公子親近她遠比親近姚氏多。

“那你去送吧。”顧侯爺淡淡說完,扶著姚氏離開了。

翌日,姚氏推脫臥病,不去給顧老夫人請安。

房嬤嬤勸姚氏:“夫人這是何必呢?把禮數做周全了,省得落人口實。”

姚氏苦笑:“我做得再周全,也總有人要挑我的不是。我不去,老夫人才眼不見心不煩呢。”

顧侯爺與顧瑾瑜去了松鶴院。

聽說姚氏病了,顧老夫人冷冷一哼:“她就是不願見我!”

顧侯爺忙道:“瞧您說的,瑤兒怎麽可能不願意見您?您看,這些禮物都是她親手給您準備的!她心裏最敬重您了!”

禮物確實是姚氏挑的,也是花了心思的,不過姚氏並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不讓顧老夫人遷怒顧瑾瑜。

顧老夫人撇撇嘴兒,她不喜姚氏,姚氏不來也好,省得她見了心煩。

“琰兒呢?”顧老夫人終於問起了顧琰,“他怎麽沒和你們一塊兒過來?”

顧侯爺不敢說顧琰早來京城了,他笑了笑道:“琰兒身子不好,我讓他慢些過來,有大夫隨行伺候。”

“嗯。”顧老夫人沒再往下問。

顧侯爺道:“一會兒我帶瑾瑜入宮一趟,給娘娘請個安。”

提到淑妃,顧老夫人看向顧瑾瑜的眼神多了幾分和善:“也好,你姑姑惦記你許久了,讓人來府上問了好幾次。”

顧瑾瑜如釋重負地笑了:“瑾瑜也很掛念姑姑。”

說話間,有下人來報,二公子與三公子來了。

顧老夫人的面上立刻露出了難以掩飾的寵溺。

若說顧老夫人心裏最疼誰,非三個寶貝嫡孫莫屬了,就連顧侯爺這個親生兒子都不及嫡孫們在她心目中的分量。

顧承風與顧承林打了簾子入內。

“祖母。”

“父親。”

二人拱手行禮。

顧瑾瑜站起身來,給兩位兄長行了禮:“二哥,三哥。”

顧承林不冷不熱地睨了她一眼。

顧承風道:“不必多禮。”

說著客氣的話,語氣卻很疏離。

顧瑾瑜習慣了,哥哥們針對的不是她,是母親,但凡母親的孩子,哥哥們都不會喜歡。

“你們大哥呢?怎麽不見他?”顧老夫人問。

顧承風道:“大哥昨夜很晚才回來,一大早又去軍營了。”

定安侯府的嫡長孫不是這麽容易做的,他是侯府的繼承人,他身上肩負著侯府的興衰,比別的孩子都要辛苦。

顧老夫人心疼自己孫子,卻也不能真把他從軍營裏拽回來。

顧侯爺見時機差不多了,該切入正題了,他清了清嗓子,對顧老夫人道:“母親,我有件事要和您說。”

“什麽事?”顧老夫人疑惑地朝他看來。

顧侯爺看了一旁的顧瑾瑜一眼,深吸一口氣,鄭重地說道:“是有關兩個孩子的身世。”

……

顧嬌在家裏捯飭了好幾天,總算把兩個院子都修整出來了,她在小菜圃裏種了大蔥、油菜與萵苣,又在小凈空的央求下種了點豌豆。

小菜圃只占據了左側的半邊院子,右側的那半邊顧嬌尋思著搭個葡萄架,種點葫蘆,來年春播時再種點葡萄和絲瓜。

蕭六郎已經將國子監的腰牌領回來了,順便也給小凈空報了名。

國子監的蒙學也是分班制,按成績與年齡的高低分為天地玄黃四班,而在這四個班級之外還有一個十分特殊的班,專門招收天賦過人的孩子,有些類似顧嬌前世的神童班。

這種班是近幾年才開設的,蕭六郎小時候都沒上過。

顧嬌切菜的動作頓住:“咦?國子監不是關閉了幾年嗎?蒙學沒關?”

蕭六郎往灶膛裏添了把柴火:“國子監的蒙學嚴格意義上說來並不徹底屬於國子監,它與國子監相隔了一條巷子,當初陛下關閉國子監時沒刻意提蒙學的事,蒙學便鉆了空子,一直開辦至今。”

開了幾年了,那在教授神童上應當頗有經驗了。

顧嬌道:“入學考試考什麽?”

蕭六郎道:“從往年的考試情況來看,主考識字、帖經與算術。”

顧嬌唔了一聲:“這些小凈空都沒問題。”

“嗯。”蕭六郎點頭。

不過保險起見,二人還是花了不少銀子把往年的考題買回來給小凈空做了一遍,小凈空的正確率很高,就是字寫得慢,還醜,奇醜無比!

小凈空每日的行程裏於是多了一項:寫毛筆字。

小凈空不樂意,他懷疑壞姐夫是在剝奪他作為小孩子的快樂!

蕭六郎對他道:“嬌嬌每天也練字,你們倆一起。”

想到能和嬌嬌獨處,小凈空愉快地答應了!

顧嬌許久沒做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