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海島動物王國(第2/4頁)

不少度假休息別墅已經蓋了一大半。

主要是楊策人脈廣,加上丁依依將基金會的各種收入、支出控制得很好,始終有錢購買材料和支付設備人工,工期沒斷過。

用鏟車將動物木箱送到島內後。

隨著箱子拆開,裏面是鋼筋制造的鐵籠子,觀眾們終於見到了這四只動物,兩只體長三到四米,高近兩米的成年印度犀,以及兩只一米多高,2.5米到2.8米長的成年孟加拉虎。

兩對兒都是一公一母。

“沒想到卡齊蘭加很夠意思,我以為他會送給我亞成年的歲數,沒想到都已經成年了。”

“畢竟,從繁育上來看,動物出生能否存活,是一個門檻,而從亞成年長到成年,經歷的各種疾病,又是一個門檻。”

“成年體的印度犀牛和孟加拉虎的抵抗力和自身硬件條件都已經達到巔峰,只要不碰上自然災害和被攻擊,基本上會活很長時間,尤其是印度犀,能活四五十年!”

王奎看著這四只動物,越看越喜歡。

【印度犀能過那麽久啊?】

【老奎直播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犀牛,看著太震撼了,很像史前動物!】

【我怎麽感覺這老虎總打哈欠啊,一點兒也不兇猛!】

【你去籠子裏跟它打個招呼,看看他兇不兇!】

也許是鎮靜劑的藥效還沒過去,也許是飛機轉汽車輪船,舟車勞頓,精神不佳,有些水友覺得這四只犀牛和老虎看起來都不怎麽活躍。

這時。

有個海島工作人員想要隔著籠子摸一摸老虎。

見狀,王奎跟WWF的技術人員急忙大聲勸阻:“不要!”

“吼——!”

只聽一聲虎嘯,籠子裏的孟虎瞬間撲上來,一爪子抓在了鋼筋籠子上,虎口卡在鐵籠的縫隙中,不斷喘著如同W12缸超跑發動機的聲音!

而最可怕的是它那兩根獠牙,足足有八九厘米長,鋒利無比,齒間的粘液上,甚至還帶著生肉的血絲!

工作人員嚇得一屁股癱坐在地上。

剛才如果不是王奎等人及時叫住他,他這只胳膊也許就沒了!

看到這裏。

那幾個說老虎不兇的,立刻閉了嘴,而大家才明白老奎為什麽在野外那麽小心翼翼。

這動物的確不像人想的那麽傻。

它們也會示弱讓你接近,最後突然暴起反殺,動物也會用計謀!

“這是野生孟加拉虎,不是動物園馬戲團圈養的,兇性根本不是一個級別!”

王奎拉了幾下,沒想到工作人員整條腿都已經軟了,抖得非常厲害,根本站不起來。

事實上,就算是膽子大一點兒的人,也比這好不到哪去,畢竟從未近距離接觸過,根本不會理解這種級別野獸的恐怖!

甚至連旁邊籠子裏的印度犀牛,都悄悄地往旁邊靠了靠。

WWF的技術人員參觀了王奎的海島後,給出了兩種培養方案。

一種是電子圍欄。

這種方案廣泛應用於歐美,是使用電子項圈套在動物身上,利用定為技術,在後台畫設它的活動範圍。

一旦動物靠近虛擬圍欄邊緣,項圈就會發出聲音警告,如果繼續越界,項圈就會發射動物生理承受範圍內的電流去刺激它。

久而久之,它就知道了自己的活動範圍,只會在電子圍欄內移動。

但這麽做的壞處,就是還是未脫離圈養模式,一旦電子圍欄形成後,食草動物知道什麽範圍容易被襲擊,它們就不會去往那裏。

這樣一來,肉食動物無法捕獵,就只能靠人工喂養,長此以往,就會逐漸喪失捕食能力。

而電子圍欄靠得就是動物的習慣性,是不能經常變換的,如果時常變換,動物就會陷入感知錯亂,最終圍欄就失效了。

而另一種方案,就是徹底的散養模式。

相比於電子圍欄,這種模式能最大化地保護野生動物的天性,但需要做好食物鏈的規劃。

比如食草動物的繁殖速度與肉食動物的繁殖、獵殺速度比對,以及中間層肉食動物的天敵問題。

這些公式都非常復雜。

但最難的點在於,王奎的大狼狗海島是準備對外開放的,如果做好安全保護措施,避免野生動物襲擊,才是最重要的。

WWF的技術人員不愧是專業的。

一上來講的問題,就給直播間的水友們灌懵了。

但對於王奎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他的獵人卡已經達至大師級,對於野生動物知識的儲備,甚至比技術人員還要多!

想了想。

王奎決定采取散養和電子圍欄雙模式,野生動物正常生活,只不過把人類活動的區域與狩獵娛樂區,單獨用電子圍欄圍起來!

沒錯。

他不準備圍動物,而是反過來“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