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9章 朕的大明怎麽這麽了(第3/3頁)

只不過……南亞次大陸和北美大陸上出現了幾個顏色,那都是獨立的諸侯國。他們果然獲得了行動自由,幾十個封國,只剩下了幾個或者十幾個國家。

“你們可都是親戚啊,這不是自相殘殺嗎?”

努力拋掉心裏的這種荒謬感,朱國強又想到了另一種可能——這似乎也正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一個多元化的華夏文明,無論如何演化,無論諸夏的紛爭進行到什麽地步,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諸夏確實成為了諸夏,甚至就連羅馬共和國,這個有三分之一的國民信奉正教,華夷混雜的“貴族共和國”,同樣也是諸夏的一員。

從他將宗室和自己的子孫分封到各地的那天起,他就等於把華夏文明變成了許多個的雞蛋,放到了不同的籃子裏。這些“雞蛋”孵化成了小雞之後,現在成長起來之後,自然會相互競爭,這種競爭並不僅僅只是文化上的、科學上的或者經濟上的競爭,軍事上的競爭甚至戰爭也是不可避免的。

而軍事上的競爭更是進一步推動了技術上的變革,為什麽早在八十年前,汽車就已經開始大規模生產,而坦克遲遲沒有出現?

說白了,是沒有需求,沒有市場。機槍、輕型野戰炮就足以滿足需求。

大明一直在發揮著宗主國的權力,壓制著諸侯們的擴張。三十四年前,波蘭、立陶宛戰爭爆發時,汽車已經到處跑,飛機已經滿天飛,可是軍事上的應用卻是有限的,在戰爭中雙方都在那裏拼命改良武器以打破僵局。

戰車、戰鬥機、轟炸機,像雨後春筍一樣在戰爭中湧現,甚至還出現了電子計算機——用於戰列艦計算彈道。而他在銀行裏看到的計算機,實際上是某種電子記賬計算機處理系統,和另一個世界的計算機還有一定的區別。

但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處理系統所使用的矽晶體管和集成電路,無疑都是劃時代的發明,這個世界已經敲響了技術革命的大門。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的科技樹有點兒歪。他的某些方面的相當於20世紀6、70年代水平,但是某些方面卻停留在30或40年代水平。

科學技術發展不均衡,至少以朱國強所了解的歷史來看目前這個世界的技術發展是極其不均衡的。

怎麽會這樣?

難道是長期的和平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