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7章 華夏的“養蠱”模式

保守!

有多少人曾仔細思考過,那種求穩、求不變的心態是如何產生的呢?

為什麽在春秋戰國時,各國皆銳意進取,反而秦漢之後,華夏卻日益保守?

當歐洲人來到千年來魂牽夢縈的東方時,當他們直接觀察到華夏時,最讓他們震驚的無疑是這個國家獨一無二的大一統傳統——早在耶穌誕生之前很久,就出現了疆域接近整個歐洲的華夏帝國,而且這個華夏帝國在隨後的兩千年裏的大多數時候都能維持這樣規模的統一。與之相比,歐洲在羅馬人的盛世崩潰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類似的強權。

實際上不僅僅是歐洲,世界其他各大文明中心也沒有出現過類似古代中國一樣久遠的大一統案例。

是什麽促成了這樣的“大一統”?

除了民族構成相對單一,漢族人口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大一統”,常為近代中國的落後背黑鍋的儒家思想,也是華夏持續大一統不可或缺的因素。

實際上,儒家從來不是保守的,甚至他自身也是隨著華夏帝國的歷史進程,而不斷演變的,從“獨尊儒術”的那天起,儒家的核心是什麽?

是維持帝國的秩序與統一!

在吸取歷代的教訓上,儒家不斷的變化著,它變得保守內斂,它所倡導的遵循秩序、關注民生、崇尚上層權威、追求穩定和諧、慎戰甚至不戰等思路,其核心都在於維持帝國的穩定——畢竟,歷史告訴世人,龐大的華夏帝國,往往都從內部被摧毀的。

如何維持帝國內部的穩固,這是統治者最重要的課題。

保守與不變。

防守與不戰。

就成了維持帝國穩固的必須。

這一切看似促成了華夏帝國的“大一統”,但卻讓華夏帝國失去了試錯的能力,甚至失去了銳意進取的能力。

一個大一統的世界帝國,其實就是把雞蛋放在了一個籃子裏。

風險太大!

歷史同樣證明了這一點,沒有激烈的競爭下,這個大一統的帝國所追求的不過只是帝國的穩固,也就是所謂的“太平盛世”而已,為了所謂的“太平盛世”,這個帝國可以不惜一切代價,這本身就是統治者為維持統治的必然——為維持統治而不惜代價!

滿清為什麽量中華之物力,結友邦之歡心?

是為了維持一家一姓的統治!

為什麽又推行新政,甚至宣稱立憲。

也是為了維持一家一姓的統治!

為什麽又想要廢除立憲。

不還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統治!

宋代皇帝,進歲貢,稱兒皇帝,為的是什麽?

不還是為了一家一姓的統治!

甚至就連漢唐的和親,不也是為了所謂的“天下太平”,為了所謂的“安居樂業”。

至於戰爭!

戰爭的代價是什麽?

漢武的人口減半?

隋煬的隋失其鹿?

還是崇禎的流寇遍地?

總之,對於中原帝國來說,戰爭從來都不是最好的選擇,因為一旦戰爭爆發,很有可能會動搖國本,無論是動員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大軍所需的青壯,還是運送軍糧的民夫。或者是為了戰爭進行下去的軍餉。都有可能導致百姓負擔加重,民不聊生,最終引發內亂。這種內亂甚至有可能摧毀整個帝國。

戰爭如此。激進的變革同樣也是如此,為什麽那些士大夫們反對變革,並不是說他們死守著祖宗之法。而是因為他們害怕變革會毀掉帝國的穩定。畢竟,歷史的教訓同樣也告訴他們,變法或許可以讓國家強大,但同樣也會導致國家發生動亂。甚至會導致國家的滅亡。所以他們寧願無視問題,寧願在那裏用傳統來維系著帝國的穩定,至少穩定可以讓帝國繼續運營下去。

至於將來?

將來也許有更好的選擇,誰知道呢?

所以,保守與穩健就成了帝國必然的選擇。

而這種保守與讓華夏帝國陷入了一個怪圈之中——三百年周期律之中,總是大亂大治中循環。

輝煌的盛世之後,總伴隨著亂世的降臨。

人們在總結經驗的時候,總是說什麽土地兼並啦、貪汙腐敗啦、如此種種最後導致民不聊生,引爆社會矛盾,最終只能重新推倒重來。

可是實際上呢?

當一個王朝去銳意進取、勵精圖治的動力,而千方百計的維持帝國的穩固時,帝國的衰退也就無法避免了,所謂的“盛世危機”就是如此,因為身處盛世之時,人們才會千方百計的想要“維系盛世”,而維持“盛世”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變!

最好的選擇就是不去冒險,畢竟冒險有可能會輸掉那點家當。

但不變的同時,社會環境卻在日益發生著變化——皇室和權貴日益龐大,土地和權力越來越集中,社會階層日益固化,社會活力日益喪失,社會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制度無法自我調整革新,內外問題累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