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0章 輪船呼

冬春之交,雨水有時候會變成凍雨,細碎的雨滴在低溫中變成細碎的冰晶,砸在在身上嘩嘩響響。冰粒落在水裏的時候,聲音顯得有些沉悶。泥濘的道路上遠方一輛有軌馬車駛了過來。車廂裏面似乎沒什麽人,今天是星期天,又是這樣的天氣,很多人都窩在家裏沒出來,坐車的當然也不可能多了。

在清脆的鈴聲中,馬車停在路沿邊,一個年輕人從車上下來,整個馬車只下了他一人,他剛一車,隨著一聲鞭響,馬車就再次開走了。

這一帶空蕩蕩的,周圍到處是農田,附近只有一家工廠聳立在江邊,在這個前不靠村後不著店的地方,這座工廠顯得有些突兀。

工廠很大,至少靠馬路邊的圍墻很長,而在圍墻外邊,可以看到有一片工人村,大多數工廠附近都是如此,來自各地的工廠會在工廠附近安家,花上幾兩銀子買一塊地,再蓋一處房子。像這樣的房子,一眼望去看不到頭。

不過年輕人並沒有去工人村,而是直接進了廠子,隔著墻都能聽到“叮鐺、叮鐺”的打鐵聲從廠區內傳來,這裏就是安慶成記造船廠。

坐在辦公室裏,張濱眼睛盯著被手指撥動著的算盤,足足愣了好一會,在他的面前,還有一個帳本,耳朵聽著外面叮當聲,他的心情似乎還算不錯。

他的心情確實不錯,這個廠子是他父親在乾聖元年時創建的,剛創建廠子只有不到一百個工匠,那個時候,也就是造些舢板啦、蜈蚣船之類的小船,造幾百噸的大船,那可不是力不從心的事情,而是根本就造不出來。乾聖九年,父親把船廠交給到了他的手裏,接手時船廠,廠子裏也就只是造過一百多噸的蜈蚣快船。而十三年後的現在,非但船廠已經擴大到擁有七百多個工人的大廠,而且還能造五六百噸的大海船,每天雇傭的臨時工少說也有一百多人。

擱大明,這樣的船廠或許不算大,可在安慶這種規模的工廠絕對屬於大企業。

雖然作為一個內陸船廠,廠子裏很少接到海船的定單,可是憑借著這些年長江等地的水運日益興盛,倒也是接了不少內河船只的定單。船廠的生意倒也還不錯。

不過,人總會不滿足。就像現在張賓的心裏又忍不住念叨起了海船。

“要是伯父他老人家能說一聲,又怎麽可能接不到定單?”

張賓口中的伯父,就是當朝次輔張秉文,不過也只是同宗的伯父而已,雖然其身居高位,可是從船廠成立以來,就從來沒接過官方定單,官府很摳門的,他們只能看得上那些官辦的大型造船廠,什麽大連船廠、鎮江造船廠(丹東),還有基隆、南京等地的官辦船廠。

這個官辦船廠有什麽了不起的?

想起這,張濱就憤憤不平,官辦船廠不過是憑借著靠近原料產品,所以制造成本才低一些——大明造船業木材不是來自遼東,就是來自台灣或者濱海,在國內根本就沒有什麽適合造船的大料。那怕是有一些木料,但是和那些地方的百年大料比起來根本就是垃圾!所以許多民辦船廠的木料大都是從外地購進的,這樣自然增加了一些成本,可即便是如此,民辦船廠的成本也不比官辦的差。

當然啦,這是因為民辦船廠的工錢更低,幹活的時間更長,如此一來,成本自然也就更低一些。但這並不在他張濱的考慮範圍內。

“要不然,回頭去南京那邊活動活動。”

可到南京又活動什麽呢?

海軍?

他們有自己的船廠,又怎麽可能把單子交給自己呢?

“得了,能把江船造好,幾輩子就吃喝不愁了!”

聽著外面叮當作響的聲音,張濱不由得笑了出來。

其實,眼下這生意還是不錯的嘛!

突然,外面有人在敲厚重的房門,收起笑容,張濱說道。

“進來。”

船廠管事李威,進屋說道:

“老板,外面有一位本家的年輕人說要見您。”

“本家的年輕人。”

張濱皺了下眉頭,難道是過來找活的?對於用本家的人,他並不排斥,不過船廠這地方,沒有真本事可真不一定能呆下來,於本能地想要把人家拒之門外。

“就說我不在……等一下!”

見管事要轉身離開,張濱又吩咐道。

“還是把他帶到我這來吧。”

過了一會兒,那個年輕人就出現在張濱的公室門口。開始張濱只是覺得眼熟,仔細一想這才想起來站在自己面前的本宗張秉彝拙庵公的五公子,張秉彝那也是官拜蘭州知府顯宦,對了,他大哥就是次輔張秉文。桐城張家雖然起自於隆慶年間,可真正成為本地顯族,就是憑著這層關系。

張濱也是張家人,不過也就是寫在族譜上的張家人,在祭祖的時候,他都是站在後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