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海賊王的男人

黑水洋。

自宋代以來航海者對於後世的黃海分別稱之為黃水洋、青水洋、黑水洋。大致就是長江口以北至黃河入海口附近海面含沙較多,水呈黃色,稱為黃水洋;再往東去海水較淺,水呈綠色,稱為青水洋;再往東隨著海水較深,水呈藍色,稱為“黑水洋。”

兩天前,在兩萬北伐大軍於江邊登上的了三百多艘大小海船後,船就順流直下駛出長江口,直入黑水洋。航行了一天一夜後,在黎明時分,船隊下方的海水顏色變成呈藍色。

晨曦中置身於船尾的朱國強的手裏拿著一只六分儀,開始測量起了緯度,盡管他並不知道怎麽航海,可卻也知道,這個時代的航海靠的是什麽——經驗。

這也是為什麽李英選擇“黑水洋”北上的原因。

明代的海商北上,往往都是選擇黃水洋,也就是近岸航線,這也是遮洋船流行的原因,平底船形的它更適合在沙洲較多的近海航行。這是古代中國海船的地文導航術中決定的,畢竟中國船主最常用的還是陸標導航。這種導航法要求船長牢記所經地區的島嶼、大陸海岸地標的方位和自然地貌,並能從各個方向和各種氣候條件下辯識。

為了正確導航,舟人必須牢記海上及大陸邊緣海區的地貌形態。為了將導航術傳示子孫後人,有些舵師把沿線山嶼形勢繪成圖,並用文字把陸標、港灣水深、海底土質記錄下來。

只有極少數船主了解黑水洋,可以通過海水顏色、風向、洋流等技術,在黑水洋上進行遠洋航行,這也是朱國強需要招安“孔雀旗”的原因——包括李英在內的那些船主,不僅精通航海技術,而且熟悉各個海區的風向、海流。他們掌握著這個時代,最頂端的深海航行技術。

就像現在盡管正是隆冬,刮的是北風,按道理是船不能北上,但因為中國帆早在宋代就做到“風來八面,唯頭不可行”,即除了當頭的方向而外,船可以向其他7個方向前進。所以,雖然是冬季,但船隊仍然可以側風航行。而這種技術,西方航海家要到在16世紀以後,才通過與東方的航海技術交流才得已掌握。

幾乎是在船入黑水洋的瞬間,李英就不時的發出命令,在他的命令下,水手們調整船帆開始了搶風航行。而船隊都跟著李英的“大福號”。

盡管航行非常順利,但是在航行半天後,朱國強又一次用“航海鐘”,其實就是一塊電子表,用“時間法”測出了經度後,拿著規尺在海圖上標注了位置後,他發現速度似乎沒有自己想象的快。

“船速應該是12節上下,按道理現在應該到了這,可為什麽只到這裏?”

因為並不想把自己的安全交給別人,所以在上船前,朱國強特意準備了測量緯度的六分儀和經度的“航海鐘”。有了它們,就可以準確的掌握船在海上的日子,甚至還帶了一份海圖,或許蘇北海岸與幾百年後的海岸不太一樣,但是遼東並沒有什麽變化。

就在朱國強拿著紙筆心生疑惑的功夫,艙門打開了,是惠美,身為女“海賊”的她,沒有尋常女孩的那麽多規矩,要不然也不主動邀請朱國強到她的船上來,盡管兩人不在一個艙內,但並不妨礙她時常來到朱國強的艙裏。先前她一直在艙頂指揮“精衛號”航行,進艙後見他趴在桌案邊,便走去問道。

“你在看什麽?”

“看我們的位置!”

“你知道我們在什麽地方?你也懂……”

話聲戛然而止,盯著桌上精美的海圖,李惠美睜大眼睛道。

“這,這是海圖?”

精細的海圖讓李惠美看傻了眼,盡管只是一份再普通不過的簡易海圖,但在這個時代無疑是逆天的存在,即便是蘇北海岸有所不同,但也沒什麽,畢竟這個時代的地圖……普遍不精準。

“這是我們的位置?你怎麽準備我們在這的?”

“用這個六分儀,它可以測量緯度,還有航海鐘,用時間法能計算出經度,然後……”

在朱國強解釋著這些要等很久才被發明出來的航海儀器時,李惠美聽的很認真,從小在船上長大的她當然知道航海圖上的六分儀及兩腳規、量角器、平行尺等航海儀器,對於航海的重要性。

畢竟,在海上最重要的就是找準方位。

“這些東西都是你的?從那裏來的?”

面對惠美的問題,朱國強並沒有解釋,只是微笑道。

“你想學嗎?回頭我教你,不過,咱們的速度太慢,根據我繪出的航線,咱們至少有一大半的路線,都是在浪費時間。”

“不是浪費時間,你不知道搶風北上,本身就有風險,在黑水洋上航行要找準位置,從這到這其實都是為了找準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