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第2/2頁)

而隨著夏天來臨,有些臨時征調的士卒,又或是運送糧草的農夫,開始惦念家中的夏收,乃至秋收。

與之相對的,卻是周國士卒第一次沖破梁國的封鎖,回到父輩被驅趕離開的中原,士氣高漲。

如此一正一反,很快梁國兵馬便受不住長安了。

賀蘭氏父兄不得不承認他們的失敗,安排一批兵馬殿後,他們則領著本部族的士卒,先行撤退,離開時帶走了長安城中的大量金銀細軟,乘船渡江,逃到了黃河以北。

可是出乎他們意料,周國早就算到了這一點。

水師都督鄧玦早已領戰船在洛州沔水準備,提前奪取了梁國在渭水修建的戰船,緊追其後,也渡過了黃河。

梁國兵馬不擅水戰,被早已在上遊等候的周國水師迎頭痛擊,渡江中流,被擊落無數,皆沉於水中。

賀蘭部渡過黃河之後,沒來得及喘口氣,停下來與追兵戰鬥,便打便退。

太後賀蘭氏一看連上黨郡都不再安全,距離最近的交戰地只有不到三百裏,忙又帶著新君北上,這次一直到冀州才停下來。

梁軍敗勢已經很明顯,柔然、吐谷渾、黨項等國都不再掩飾,如餓狼般撲上來分食,就連蕭淵當初未能說動聯合的高車國也派了兵馬。

三個月下來,中原地區整個黃河以南,都重新歸入了周國的版圖。

而隨著周國大軍渡江深入,後勤補給線越來越長,往來信件的輸送所需用時也越來越久。

帝國的疆域越來越大,大周的皇帝再留在建業這東南一隅,已經不合適了。

永平四年夏末,穆明珠做了遷都的決定,將周國的首都從建業改到黃河之畔的洛陽。

將國都定於此時的戰場前線,無疑是非常危險的決定,可是這一決定強有力透出了大周皇帝的信心。

假以時日,洛陽將成為大周的腹地,而不是最北邊的地方。

而遷都洛陽之後,朝廷處理日常事務的同時,可以更好兼顧前線的戰事。

穆明珠威勢愈重,她做了遷都的決定,雖然有部分立場不明的人私下發牢騷,但整體上大家都是支持的,甚至有老臣激動哭泣。

這將是自梁國南下,侵奪大周土地後,周國原本生於北方、卻因戰亂南逃的臣民第一次回到故土。

從做出這個決定,到各方面都調整到位,乃至於洛陽的宮殿、民居都安排好,還需要一段時間。

永平五年春,皇帝穆明珠在動身遷都前往洛陽的路途中,與從柔然一路南下歸來的蕭淵終於相見。

蕭淵離開的時候,周國正在梁國的威脅下瑟瑟發抖。

如今他回來,梁國卻已經快要消失,而周國正快速行進在北定中原的路上。

這期間蕭淵做出了怎樣的貢獻,此時天下百姓可能還不清楚,但穆明珠卻異常了解。

在轆轆行進的馬車上,穆明珠望著多年未見的好友,卻見曾經率性隨意的少年,已經完全長成一個大人了。他的肩膀寬厚了許多,面色也因風霜變黑了,可是笑起來的樣子,仍是沒有絲毫改變。

“快坐下。”穆明珠笑道,好像也回到了從前在南山書院的日子,“從接到你的信,朕就算著你回來的日子,想著這一遷都,大約要到洛陽才能見到了。沒想到你聰明,半路找來。”

蕭淵坐下來,因面色黑了,一笑更顯得牙齒白凈,“可以啊,我這出去一趟,你都把國都搬到黃河邊去了。若是我再出去一趟,你是不是得把國都搬到冀州去啊。”

穆明珠知他是調侃,笑道:“冀州雖然豐饒,卻不適合做國都,只適合做大周的國土。”言下之意,推進到黃河畔還不夠,她要一直打過黃河去,連冀州也納入周國版圖。

蕭淵笑道:“當初我去揚州跟著你,可見是跟對了。天下誰人能有我這樣的好眼光呢?”

不管穆明珠要推行什麽政令,他都是堅定的支持者。

穆明珠看著他,真心實意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