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如何降低消耗

所謂的質量戰爭,就是交戰雙方以盡可能多的方式往戰場上投送更多質量的物質的一種戰爭方式。

因為在這樣的戰爭當中,雙方武器裝備的優劣、兵員的素質,乃至戰術戰略等一切都已經對戰爭的勝負構不成影響。

甚至就連一場或多場戰役的勝負也無法影響到整場戰爭的勝負,如果不能在戰場上形成質量優勢,斷絕對方對戰場的物質投送,便無法取得勝利。

稱得上是後勤對戰爭影響的一種終極體現。

在這一點上,外星生物已經具備了這種戰爭方式的所有特征。

人類殲滅多少外星生物的個體,對於外星生物而言全無影響,既不存在兵員素質下降也不存在士氣崩潰,更沒有技術兵器消耗光了之後部隊的作戰能力下降。

有的只是無窮無盡,仿佛就是用來消耗人類子彈的海量子體,如同山呼海嘯的洪水一般,想要淹沒人類的陣地和防線。

這就是質量戰爭,完全不需要顧慮雙方戰鬥力的差距,也不需要去考慮什麽戰術戰略,只要對方消滅的速度沒有後方往戰場投送物質的速度快,那就無法擋住攻勢。

至於說武器先進與否,士兵是否勇敢,戰術戰略是否有效,都是毫無意義的事情。

因為你費勁的殲滅了一支大軍,正在慶賀勝利的時候,後方可能已經送上來十倍於你殲滅數量的新軍投入戰場了。

就算你能夠不斷地獲取勝利,每一次都是大捷,能夠殲滅海量的敵人,但只要你消滅的速度沒有敵人補充的快,最終你仍將會被淹沒。

甚至於在你被數量淹沒之前,你就已經因為彈藥的消耗、武器的磨損,乃至是人員的損耗而失去戰鬥力了。

在這一點上,外星生物已經用它們比人類造子彈的速度還快的繁殖速度證明了這一點,殺的不夠快是真的會被堆死的。

但外星生物可以進行質量戰爭,可人類卻做不到。

盡管前線已經有了質量戰爭的趨勢,比的就是人類向戰場投送鋼鐵的速度快,還是外星生物往戰場投送生物質的速度快,但人類卻並沒有進行質量戰爭的資本。

陳新研究過那些外星生物當中負責繁育子體的母體,那是可以直接從巖漿當中獲取能量和物質的高效生育機器。

靠著藍星地下那堪稱無窮無盡的巖漿和地熱,外星生物的資源可以看做是無限,唯一制約它們繁育速度和生產數量的就僅僅只是它們獲取能量的速度而已。

在炎國,因為外星生物被限制在了洞庭湖戰場,它們獲取能量和物質的途徑受到了限制,這才數量一直被限制著,無法突破炎國軍方的防線,現在更是被反攻之中。

但歐洲這邊不一樣,已經在整個地中海海域鋪開的外星生物並不存在獲取能量和物質的限制,也就導致了它們可以在整個地中海沿岸發起毫無縫隙的如同潮水一般的進攻。

在漫長的防線上,每天光是打出去的子彈都要數以萬噸計,就更不用提大量的炮彈、導彈和其他爆炸物的消耗。

可以說每時每刻這條防線都如同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一樣,在不斷地吞噬著海量的物資,以對抗外星生物那如同潮水一般的數量。

這樣的消耗,人類是耗不起的。

畢竟礦山會有枯竭的一天,油井也終究會幹涸,儲備的兵源再多也經不起消耗。

十六年才能養育一代人,將其培養到可以上戰場的程度,然而外星生物呢?它們培育作戰子體的速度甚至比人類生產子彈還要快。

所以對於陳新而言,如何讓人類打出去的每一顆子彈、每一克鋼鐵都能夠做到效率最大化的去殺傷外星生物,打出足夠好看的交換比,就成了他所需要考慮的重點。

畢竟在質量戰爭中,除了擁有比對手更強大的質量投送能力之外,就只有如何更高效的利用自己手中的質量了。

外星生物可以通過戰場回收生物質的方式來實現物質的重復利用,人類卻沒有這樣的優勢,那就只能盡可能的提升每一克物質與對手之間的交換比了,用最少的消耗,殺死最多的敵人。

對於人類而言,這倒不算做不到的事情。

畢竟人類在殺戮這件事上的天賦實在是太強了,可以說人類自誕生之初,就在殺戮和毀滅這件事上格外的擅長。

縱觀人類的歷史,那就是一部講述如何殺戮與戰爭的歷史,而人類也一直在研究如何更高效的去殺戮。

冷兵器時代或許還存在效率問題,一個人再勇猛能夠殺死的敵人也就那麽多。

但是到了熱兵器時代,一個按鈕就能輕松殺死幾萬人、幾十萬人,甚至是幾百萬人。

質能轉換公式所帶來的不僅僅只是解釋了物質與能量之間的關系,也為人類帶來了能夠輕松毀滅人類自己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