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 得出結論

通過實驗,陳新顯然已經找到了正確構建生態圈的方法。

先構建一個較為穩定的生態循環,然後向其中添加新的物種,以新物種刺激原有的物種,使其產生改變,容納新物種,構成新的生態循環,如此反復,最終便能得出一個穩定的生態體系。

這樣的做法其實就是利用生物的適應能力,迫使其為了適應環境而做出改變。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在自然環境中,動植物為了更好的生存往往會主動將自身調整成更適應環境的樣子,而當環境改變時,往往就會出現不適應的情況。

如果給生物一些時間,適應性強的生物便能夠逐漸的調整自身,使自己能夠逐漸適應環境,最終生存下來。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便是由此而來,生物在億萬年的不斷對環境適應過程中,不斷發展演變,變化成不同的形態,演變成新的物種,而歸根溯源一切生物本身都可以追溯到最初的生命起源,只是億萬年的進化演變,將它們演變成了不同的樣子。

而陳新之前構建穹頂城市生態圈的實驗之所以一直連續失敗,就是他們是將不同的物種直接捏和在一起,並沒有考慮物種對環境的適應過程。

其實這也怪不得陳新他們沒有給物種適應的時間,因為這不是實際操作,只是通過虛擬設備進行模擬。

物種的各種數據以及不同物種之間的適性都是事先寫好的數據,拼湊在一起按照預設的變量進行計算,雖然說存在物種之間相互適應的變量,但這些變量就如同真正的生物進化一樣,是需要時間來適應調整的。

物種的生物適性想要發揮出來,通常不是一代或者兩代的叠代可以做到的,畢竟自然界中的生物通常都沒有這麽誇張的變異和進化速度,物種的適應能力也沒有這麽強。

而陳新調整過的實驗卻不一樣。

雖然說整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只不過是先構建一個穩定的循環,然後不斷加入新的變量。

但關鍵在於陳新每一次加入變量之後,都會等整個生態循環穩定之後才會加入新的變量,這就給了物種適應的時間。

簡單來說,就是陳新每一次加入新的物種,都給了原有的物種適應和進化的時間。

也正是因為有了適應的時間,整個生態圈可以自我調整,從而容納更多的物種,構建更加更加穩固的生態環境。

只是這對於穹頂城市的生態環境構建來說,只能算具有參考價值,而無法按照這個方式來構建生態。

畢竟整個穹頂城市的工程建設工期也就安排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後續收尾工作再加一到兩年,整個城市在三年內完工,不可能拿出兩三百年的時間慢慢等生態環境穩固。

不過這對於陳新來說影響卻不是很大,通過虛擬模擬進行實驗,完全可以將幾百年的時間濃縮成幾個小時,通過大量的實驗得出一個陳新想要的結果。

之前穹頂城市生態圈的構建,主要問題出在物種種群繁衍之後,容易出現某一種群繁衍過度或者兩個物種之間出現沖突而導致生態失衡。

但是現在陳新重新理清了思路之後,他完全可以通過多次模擬實驗的方式,篩選出合適的物種組合,同時借助模擬實驗測試出最合適的構建方式。

陳新是這樣想的,同時也是這樣做的。

虛擬空間內,十個穹頂已經展開,所有的基礎條件都是以現實情況作為藍本的同樣展開。

只不過每一個穹頂內的基礎生態構建和準備投入的物種有所不同。

這一次,陳新希望能夠通過測試,找出如何在短期內能夠穩定下來的物種組合,以在短時間內在穹頂城市內構建出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

對於這個生態環境,陳新已經放低了要求,他不要求這個生態環境有多復雜,又或者物種有多少,而是希望整個生態環境能夠在短時間內構建,並且足夠穩定。

按照陳新新之前的構想,他思路確實有些問題,想要直接構建一個完整的生態,這是不切實際的。

短時間內物種之間的不適應和沖突,完全可以毀掉整個生態圈的平衡,只有當各個物種之間互相適應了,才能夠維系整個生態體系的平衡,並且容納新的物種。

先在短時間內構建一個簡單地生態循環,然後再長時間持續性的往這個生態循環中添加新的物種,讓整個生態循環最終變得豐富和多樣,將原本短期完成的計劃,變成一個長期性的項目。

這樣固然會讓整個生態圈的構建時間變得很漫長,但對生態環境的自我調節和物種的適應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很長的時間。

而這一次,實驗結果也驗證了他的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