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設計初稿

搭建穹頂構建小型生態圈,然後重建災難之前的生活,這樣的構想無疑是充滿誘惑力,也是讓人覺得充滿了希望的。

但是想要實現這一切,卻仍舊需要努力和詳細的規劃與設計。

即便按照陳新的設想,這當中所應用到的技術都是現成的技術或者有現成案例的,但仍舊需要專業的設計團隊來規劃設計整個方案。

這個任務自然不是一般設計師能夠勝任的,甚至小規模一些的設計院都無法承接這樣的工作。

因為這不僅僅只是設計一座穹頂或者一個小型生態圈那麽簡單,而是要設計一整座城市。

即便這座城市可能只能算袖珍城市,可能還沒一個城區或者小鎮大,但依舊是一個即便是在災難之前也難得一見的超級工程。

擁有這樣規模工程設計經驗的設計院並不多見,甚至不是一個設計院能夠完成的。

如果是在災難之前,可能需要幾家設計院聯手,一家負責一部分,最終共同完成設計。

陳新當然也只能向國家上報了自己的計劃,尋求國家的幫助,讓國家指派擁有足夠設計能力的設計院和設計師來完成這項工作。

陳新的這項計劃看上去比之前的移動基地布設物流的計劃要來的可行性高很多,高層對此自然也很感興趣,而且覺得推行下去的難度要比移動基地物流計劃小很多。

因此高層也很大力的支持了這個計劃,不僅召集了相關領域的專家論證整個計劃的可行性,也通知了各個有設計資質的設計院,拿出相關的設計方案。

國家這樣的大力支持,自然讓陳新備受鼓舞。

如果可以,他也不喜歡住在地下,更希望能夠住在地上,享受綠水青山的環境。

在耐心的等待了大約半個月之後,各個設計院拿出來的初步設計方案也都逐漸匯聚到了陳新這裏。

因為整個計劃是由他提出,這些設計方案也需要他進行評估,篩選出其中他認為合適的方案。

當然,區區半個月的時間,各家設計院能夠拿出來的也只不過是簡單的初稿而已,詳細的細節設計全部沒有,都只是一個初步的規劃,以及主體結構上的設計。

因為穹頂城市的大體框架已經敲定,因此各家對於穹頂本身並沒有玩出什麽太大的花樣,無非是穹頂的布設方式上有所不同。

各家設計院提交上來的設計中有的采用了三角形的結構,有的采用了六邊形的結構,也有的采用了不規則的設計,但總體來說,還是三角形的設計居多。

這種設計沒什麽花活,屬於非常經典可靠的設計,畢竟三角形是最穩定的結構,這是最簡單的物理學知識。

穹頂的結構需要支撐起整個穹頂的重量,自然是越穩定越好。

其他結構不是說不好,只是相對而言,陳新還是更傾向於經典的設計。

畢竟這玩意不是什麽地標建築,也不是什麽特立獨行的獨一棟可以讓設計師盡情施展才華的設計作品,而是需要將來可能會大規模推廣的通用建築。

所以中規中矩,堅實可靠,並且實用耐用,才是最關鍵的。

因此在穹頂的設計上,陳新挑選出來的,都是采用了三角形結構的經典設計。

當然,除此之外,讓他覺得眼前一亮的一些非三角形設計他也沒有排除,也依舊將其放入了候選的範圍之內。

畢竟如果有更好的設計他也不會排斥。

而除開穹頂之外,就是各家設計師顯示自己功力和展示才華的部分了,也是整套設計當中相當重中之重的部分,地面城市規劃。

穹頂下面所籠罩的空間要盡可能的大,而且要有一定的高度,這樣才能夠有足夠的空間去容納一座城市。

對於穹頂下的城市,顯然不能夠像絕大多數城市那樣,鋼筋水泥,高樓林立,如果那樣的話,是不符合設計要求的。

在計劃通過高層審閱之初,陳新就提出了,穹頂下的城市必須保證足夠的綠化和生態環境,同時也要盡可能容納足夠多的居民。

這無疑是一個刁難人的要求,既要保證綠化和生態環境,又要容納更多的人口,無疑對設計師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單純的保留空地進行綠化,這肯定是不行的,因為總面積有限,綠化面積增加,無疑建築面積就減少了,可使用的建築面積少了,自然能夠容納的人口也就少了。

所以如何在生態和人口之間做出平衡就成了重中之重。

好在能夠接到這個任務的都是國家級的優秀設計師,這一點點難題還難不倒他們。

能夠擺在陳新面前的初稿當中,各位設計師都相當的極盡巧思,當中有些優秀的設計甚至看的陳新拍案叫絕,僅僅只有極少一部分的設計沒有什麽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