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卡住的泰坦

工頭確實比之前的駕駛員要更擅長使用風鎬一些,在弄懂了怎麽操作采礦型泰坦之後,便很快用裝備在采礦型泰坦上的風鎬在面前的巖壁上繼續著他們之前被打斷的工作,並且很快便將一片巖壁破碎,變成了一地碎石。

只是當工頭打算和往常一樣,將這些開采下來的礦石清理出去的時候,卻發現身上的這套設備限制了他的動作,一時之間僵在了那裏。

“你可以把礦石撿起來,放到後面的礦鬥裏。”研究員以為他是不知道礦石該放哪裏,於是出聲提醒。

但陳新卻拍了他一下說道:“他彎不下腰,撿不起來地上的礦石。”

被陳新這麽一提醒,研究員頓時反應過來,趕忙來到了工頭身旁,看了一眼他身上的設備之後,才趕忙說道:“他穿的是普通的防護服,後背的生命維持設備和簡化機的結構頂住了,所以他才彎不下腰來,在原本的設計裏,是可以蹲下來撿礦石的。”

對於這番解釋,陳新倒是理解的點了點頭,這並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畢竟是泰坦,就算是簡化的丐版,在上面搭載一套生命維持設備也是很簡單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設計在陳新看來卻顯得並不實用,因為防護服本身就帶有生命維持設備,如果為了駕駛泰坦還要重新設計新的防護服就有些多余了。

至於說現在這個是怎麽設計成這樣的……泰坦駕駛員穿的可不是防護服,而是泰坦的駕駛服,他們身上的生命維持設備和普通防護服上的結構不一樣。

這種問題在設計中其實挺常見的,因為研究人員最開始設計某樣東西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實現核心目標,解決有無問題,之後才是在實現了核心目標的基礎上加以改進,添加其他設計目標。

在最終定型之前,一切都還是可以修改的,而這也正是測試的目的。

找出不足或者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

不過看著工頭在研究員和泰坦駕駛員的幫助下解開了身上的固定連接,從采礦型泰坦上下來,陳新皺著眉頭來到這台簡化版的泰坦旁邊,示意幾人讓開,自己撿起地上一塊較大的礦石,放進了礦鬥裏之後,才對工頭問道:“你們一天要重復這樣的工作多少次?”

“這我們沒數過,一天幾十次總是有的,這個和巖壁的硬度,還有我們幹活的效率有關。”工頭面對陳新,顯得有些拘謹。

陳新點了點頭,看向了研究員,對他問道:“我之前看原型機上還有大鰲輔助裝卸礦石,為什麽簡化機上去掉了這個設計?”

“這個……”研究員被陳新問的一愣,緩了緩神才解釋道:“那套設計不是很穩定,而且操作有點復雜,感覺不是很方便,加上成本方面的考慮,所以在簡化版上就取消了這個設計,改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聽到研究員這麽說,陳新無奈的搖了搖頭,對他說道:“雖然簡化結構,降低成本很重要,但是你們這也做過頭了啊!再復雜的設計,也比這樣直接彎腰撿石頭省力吧?”

“啊這……是我們考慮不周了。”雖然這個設計不是他改的,但此時研究員也只好背鍋了。

事實上,在之前的實驗室測試階段,這台采礦型泰坦最初是保留了輔助機械臂來收集礦石,然後直接裝到後面的礦鬥裏的。

但是因為是礦鬥,並不是在標準泰坦上使用的礦艙,二者在結構上存在著一些差異,這也就導致了當簡化機降低前身用兩只機械臂收集礦石的時候,礦鬥裏的礦石會從裏面滑出來。

雖然說加裝一道隔板就能夠解決問題,但當時他們為了簡化設計,加上實際測試的時候,駕駛員彎腰撿石頭也沒覺得有什麽不方便的地方,所以也就去掉了相對復雜的機械臂設計。

然而此時聽陳新這麽一說,研究員也反應過來自己想差了。

實驗測試的時候,他們只是破碎一塊用水泥澆築出來的模擬石塊,就算用風鎬打碎之後,也只是裂成幾塊,隨手撿起來以外骨骼的出力來說,確實很輕松,只是彎下腰的事情。

但是對於礦井下的工人來說,這就意味著他們一天要彎幾十甚至上百次的腰。

原本是為了工人提高生產效率,減輕勞動強度而設計出來的設備,反而增加了工人的勞累程度,這樣的設計無疑是不可取的。

所以在陳新指出了這一點之後,研究員很快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主動背了鍋。

不過背鍋並不是為了把這件事敷衍過去,研究員很快對陳新問道:“院士你覺得應該加回原本的機械臂設計嗎?”

“這一點我沒有發言權,要問這位工人師傅才行。”陳新指了指面前站著的工頭,對研究員說道:“到底好不好用,要他們這些實際使用者用過才能給出最直觀的答案,是不是要改成機械臂輔助收集礦石的結構,還是讓他看看是怎麽回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