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組裝完成

新飛機的造型看上去更類似於武裝直升機,在其尾部和機翼上各安裝了三個離子推進器,為這架飛機提供了最高能達到3馬赫的強勁動力。

也是因為有著這樣強勁的推力,駕駛新飛機的飛行員必須穿上類似於航天服的特殊抗荷服才能承受得住,否則的話在進行機動的時候瞬間過載的加速度會讓飛行員有生命危險。

這種三發的設計在戰鬥機上是很罕見的,除了一些腦洞大開的原型機或者科幻作品裏的機型,擁有三個發動機的機型這還是第一次出現。

因為動力強勁,陳新並沒有過多的考慮氣動布局,不過有著系統的優化,這架飛機盡管看上去有幾分方方正正,但依舊有著良好的氣動外形,不至於真的力大飛磚。

而且外形上陳新還兼顧了雷達隱形的需要,所以才會顯得有棱有角,不那麽圓潤,但在雷達面前整架飛機的反射面積還不如一張A4紙。

飛機的主要動力來源是一顆25MW的微型核反應堆,安裝在機腹的位置便於維護檢修,以及在發生意外的情況下直接將反應堆拋棄。

因為離子推進器對工質的需求量並不大,所以陳新只在機翼上沿開了一排進氣口。

扁平狀的進氣口可以在保證進氣的同時,也能夠起到一定的對粉塵和顆粒的阻擋作用,而且還可以在氣流的作用下將進氣口格柵阻擋下來的沙塵吹走,不至於因為積灰導致進氣口堵塞。

駕駛艙則是一個標準的單人座艙,高度集成化的智能操控系統足以保證駕駛員輕松的駕馭這架飛機,執行各種任務。

機腹的位置除了安裝了核反應堆之外,還是主要的武器搭載區,四個集成式武器掛載點可以搭載16枚各種類型的導彈,並且可以在非作戰的時候收入機腹內,進行二次自動裝彈。

這是目前任何戰鬥機都無法做到的,所有的戰鬥機都必須在出發執行任務之前進行裝彈,由地勤把導彈掛到掛載點上,沒有哪架飛機可以在飛在天上的時候給自己裝彈。

一方面是飛機的起飛重量有限,無法帶起這麽多的導彈,另一方面則是機身的空間有限,自動裝彈機構和導彈本身需要占據大量的空間,在飛機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是沒有辦法裝這麽多東西的。

不過這架新飛機因為采用了離子推進器的關系,不需要在機身塞入巨大的油箱,也不需要安裝體型遠比離子推進器龐大的發動機,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載重和空間用於安裝其他東西。

雖然這一套自動裝填系統只能完成一次裝彈,但對於戰鬥機而言也已經是非常大的加強了,足以提升戰鬥機一倍以上的作戰能力,讓其在空戰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而且陳新還為新飛機設計了另外一種模式,即不搭載二次裝填的導彈和自動裝填機構,而是將其更換成轉輪式掛架,搭載八枚對地轟炸用的炸彈,變身可執行對地作戰的機種。

除此之外,在機頭的下方陳新還為這架戰鬥機設計了一門磁軌炮,靠著核反應堆提供的強勁電力,這門磁軌炮的威力遠勝目前炎國空軍裝備的任何一款航炮,而且載彈量還遠遠勝出。

至於飛機上另一個重要的航電系統陳新倒是沒有弄什麽新玩意,只是將目前炎國空軍自己用的航電進行了一次升級,將其調整成了可以更好的整合到新飛機上的狀態。

盡管如此,新飛機所擁有的電子對抗能力依舊十分的優秀,足以輕松對抗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戰鬥機。

可以說,這架新飛機是一架性能非常優秀的多面手,無論是對空作戰還是對地攻擊,甚至是電子對抗和空中偵查,都能夠完美的勝任。

飛機設計完畢,自然要進行制造。

作為新飛機的總設計師,陳新自然要負責這方面的相關工作。

將設計圖傳給相關生產單位,各種零部件在詳盡的圖紙和不計成本的投入下很快都被生產了出來,送到了陳新這裏。

雖然說陳新完全可以自己利用納米裝甲變成各種加工工具來自己把飛機造出來,但考慮到這架飛機是需要量產的,陳新還是將制造零件的任務交給了其他人。

這樣國家在之後需要批量生產這架飛機的時候,這些制造零部件的生產單位也有了相關經驗,不需要再花費時間進行技術攻關和生產線調整。

飛機的總裝是一個很復雜的工作,好在陳新所在的這個戰備機場有著能夠組裝飛機的條件,而且地勤技師們好歹也算是經驗豐富,配合著陳新花了一個星期的時間,總算是將新飛機的裸機組裝完畢了。

組裝完畢的裸機甚至連油漆都沒刷,整架飛機的金屬蒙皮就這麽以金屬原色裸露著,看上去很是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