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新裝備設計

在重新調整了狀態之後,陳新也就沒有再糾結基因改造的事情,轉而將精力投注到了手頭上幾件比較重要的事情上面。

不過大部分的項目都需要等科研基地建設完成之後才能展開,唯一能做的反倒是軍事武器的研究。

泰坦和大型載具的研發受限於場地,陳新並沒有馬上進行,而是打算等科研基地建好之後,條件具備了再進行研發工作,他現在只是打算利用科研基地建成之前的這點時間,做幾件外骨骼和動力裝甲配套的武器出來。

如果只是外骨骼,使用普通武器也是可以的,雖然外骨骼所帶來的助力並不是很強,但至少可以讓士兵使用重量更重、後坐力更強的槍械和武器,在戰場上發揮出更強大的火力來。

而動力裝甲就不一樣了,別的不說,普通槍械的扳機是以普通人手指的粗細來設計的,你戴個戰術手套什麽的還差不離,但如果戴的是厚重的防凍手套,手指差不多跟胡蘿蔔一樣粗,怕是手指都塞不進扳機圈。

所以為動力裝甲裝備的武器至少要在扳機的尺寸上予以放大。

更關鍵的是,裝備了動力裝甲的士兵無論是力量還是負重都要強大很多。

在這樣的情況下使用普通槍械他們甚至可以做到單手拿著自動步槍連續射擊而不需要握持和壓槍都能保持彈道的穩定,所以自然也就可以裝備諸如12.7mm轉管機槍這種原本要搭配載具才能使用的重型武器。

不過12.7mm的口徑還是威力太大了一些,除了主戰坦克打不動,普通的載具就算是裝甲車也很難頂得住12.7mm口徑的穿甲燃燒彈。

陳新可是記得炎國的武器研究部門在設計12.7mm轉管機槍的時候曾經用小汽車做過測試,小汽車直接被打穿不說,更是整輛車都被打著了。

所以設計一款威力適中,更適合裝備了動力裝甲的士兵作為普通武器使用的槍械就成了一種必然。

畢竟不能總是端著能把普通人撕成兩節的重機槍去執行任務吧?那也太火力過剩了。

“如果要為動力裝甲設計一款武器,鄧少尉你覺得應該設計成什麽樣子?”陳新拿著一塊記錄板向鄧少尉詢問著,此時的鄧少尉正在測試陳新新制作出來的動力裝甲。

這套動力裝甲是陳新新做的,采用的是陳新之前制作他和秦嵐兩個人的動力裝甲時已經完成的原型機設計圖。

而且陳新改進了它的動力系統,采用的是和外骨骼電源相同的小型同位素溫差電池,但輸出功率被放大了一些,而且在靈活性上也做了一些調整。

整套動力裝甲看上去有點像是中世紀的騎士板甲,因為缺少棱角顯得頗為圓潤。

從設計結構上來說,這套動力裝甲其實算是外骨骼包裝甲板的設計,整體上是先設計了一套外骨骼,然後在外骨骼的骨架上安裝甲片。

而不像陳新和秦嵐的那兩套,那兩套的內部結構才是更復雜的動力裝甲骨架,而不僅僅只是外骨骼包甲。

陳新之所以這樣設計,倒不是舍不得給軍方好東西,而是他需要考慮制造成本以及制造工藝能否支撐得起復雜的設計結構。

了解二戰的人都知道,漢斯軍工以精密的設計和高質量而聞名,其中坦克尤其明顯,虎式、豹式以及虎王坦克在戰場上可謂是所向披靡,但與之相對應的是復雜的結構和大量的零部件,不僅修起來麻煩,造起來也非常耗工時。

與之相對應的是蘇維亞的T34坦克,結構簡單、皮實抗造,打壞了維修起來也更加簡單,即便以毛子那種粗放的維護風格也能夠經得住折騰,而且制造起來也更簡單,甚至於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期間,有拖拉機廠制造出來的T34連油漆都沒刷就開上戰場的故事。

兩相對比之下,便可以知道,對於一個國家的後勤和軍備而言,簡單可靠、易於維護是非常重要的。

陳新當然可以造出技術先進、功能全面、力量強大的動力裝甲,但那樣的東西更接近於鋼鐵俠戰衣這樣的富豪玩具,而不是一款可以大規模列裝部隊的軍事裝備。

加上國家現在已經在量產外骨骼,利用一下生產線,采用大量同規格的零件,也可以減少制造方面的投入,方便更快的投入生產。

鄧少尉對於這一點倒是沒什麽感覺,身上這套動力裝甲已經讓他頗為滿意。

雖然是動作反饋式的動力裝甲,但他卻並沒有感覺到有什麽反應遲鈍的地方,基本上他身體產生動作的同時,動力裝甲就已經產生響應,效率很是不錯。

至於陳新問的關於武器的問題,鄧少尉想了想說道:“一把性能穩定、可靠的自動步槍我覺得是有必要的,雖然我看遊戲或者科幻作品裏不少武器都挺高大上,什麽電磁、高斯、激光什麽的,但還是簡單可靠,能夠持續穩定的輸出火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