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5頁)

景平安起身,拍拍衣服上沾的草屑,說:“你不同意也沒關系,反正用不了多久,我就會去到下遊,自己打下族群領地也一樣。”

人多了,就得需要足夠的土地才能養活,下遊的人上來吃喝嚼,森林就這麽大點,怎麽養活得起?再是搞養殖,魚蝦蟹也好,山裏的動物也好,都是需要一定的活動範圍的,每一塊地能夠承受的上限就那些。只能是多養人口多開荒,以赤巖族為中心,以村落為據點,朝著四周輻射出去。

赤巖族這地形,一邊是水急湍急的大河,一邊是毛都不漲的礦山,往上去是山崖族,赤巖族不可能跟山崖族開戰搶他們的地盤,就只能往下。

做企業還要講三年、五年、十年規劃,一個族群的未來,要是不考慮好怎麽發展,等到土地資源不夠的時候,就會像之前的那些族群那樣,分出部分人去開辟另外的領地,變成一支新的族群,然後……又因為挨得近,出走的那批跟留下的多少有點矛盾,又不是一族了,打起來的概率特別大。山崖族跟赤巖族這樣的,那是因為地方大還沒形成領地沖突,山崖族便自己先趴窩了。

開荒,也得有開荒的規劃。赤巖族現有的領地扣除掉山上的森林,能夠安排來種地搞養殖的地方,按照野人的食物量、能夠耕種勞作的面積、養活的人口算,最多只能容納千余人。

她上輩子的城鎮有農村供應食物的,所以大城市裏的村鎮可以容納許多人。可如果是純靠農耕養殖收入的村子,人口是很少的。她不能按照城鎮的人口來安排開荒,而是農村人口來安排,還得預留隨著人口發展,新出生人口能夠分配到的土地。

剛經過旱災,各族流離失所,這正是吞並人口和土地的好時機,都不需要打仗,把下遊的人吸收過來,地也就自然而然成為自己的了。要是天災過去,下遊的族群回到自己的領地,重新紮根生存下來,那說是人也沒了,地也沒有,守著赤巖族慢慢一點一滴地慢慢建設,還得時不時地防著其他族群過來搞偷襲什麽的。

景平安覺得讓亞去跟勝王搶人,把下遊的人口輸送到赤巖族,相當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