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第2/4頁)

“染缸是染缸,但無論哪個圈裏都有潔身自好的人。”

“很少。”

文斯聽見這兩個字,心中隱隱的火苗有向上竄的趨勢,他努力壓下了,盡量心平氣和地說,“少也不代表沒有。”

聞禮本要答什麽,一瞧文斯神情波動,會錯了意。

“季明景可能是那少數。”聞禮憑著自己的觀察給出結論,“但……”

話未盡,意思卻明顯。

文斯也聽懂了,季明景不止是少數,而是極少數中的極個別,現在不代表未來,個體不代表群體,聞禮應當是這樣想的。

靜默片刻,文斯搖頭笑了,是那種帶著點無所謂又無奈的笑,可他放在身側的手卻微微攥了起來。

“其實我覺得,娛樂圈更應該被叫作演藝圈,演員和其他任何職業一樣只是一種行當,許多人兢兢業業是因喜歡這份事業才做了演員,卻被以偏概全的想法傷害太多,最後那少數違規者反而成就了規則,擋了真正想要前進者的路。”

到底還是沒能忍住,真情實意地說出了他想說的話。

“我們站在圈子外面,看到的都是金字塔的頂端,那裏有榮耀、也有肮臟,只占了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而底下的千分之九百九十九,那些平凡的人們成了墊腳石,永遠不會有誰看到的。”

他語氣尋常,語調適中,這樣不疾不徐說著,仿佛半分自我的情緒也未夾雜在裏面,全然客觀。

聞禮看著姐姐平靜又淡然的側臉,靜靜聽完,許久後才道,“是我看得片面了。”

文斯垂下眼,手指尖有種宛如抽筋的感覺,剛還澎湃如海潮的內心仿佛隨著那些話出口,又迅速沉寂下來。

他知道自己剛剛說的那些話畢竟來得突兀,便又轉向聞禮,隨意笑了笑,“其實是關注了季老師這麽久,他從前也曾有過灰暗的日子,所以……有些感悟。”

只是有感而發,並非因為旁的原因。

聞禮理解地一點頭,“以後我會試著不戴有色眼鏡,也會去多了解季明景,但並不是抱著你說過的那個目的,而是因為他是你全心支持的偶像。”

文斯想,這不就夠了?

他釋然道,“其實你也沒必要為了我說的話怎樣,感情這種事吧,說白了就是順應自己的心。”

心裏想著誰就跟著去追誰,追上了兩顆心在一起,追不上兩顆心就遠離,就像數學題裏的兩點之間相向運動或者單向運動,要麽就是兩點會合,要麽就是兩點分開,文斯雖然沒愛過,但覺得應當是這麽簡單的道理。

聞禮在他話裏也思索了一下。

他想起除夕那天晚上自己不經意看見的那幕,當所有人都沉浸在春晚小品帶來的喜悅中,那邊角落的暗處,富小薇踮起腳親了一下彭方漢的臉。

兩個年輕人沒有再多其他的舉動,他們就那麽低著頭,身前雙手牽著雙手,還有點幼稚地上下左右輕輕晃動,那種掩飾不住的羞澀與甜蜜,與周遭新年的氣氛明明是兩種感覺。

可那一刻聞禮收回眼,竟然覺得,心裏隱隱的有點……被觸動。

“這就是順應自己的心嗎?”他喃喃。

文斯沒聽清,“你說什麽?”

聞禮搖搖頭,文斯以為他還在糾結季明景,搞得自己好像多逼迫一樣,他轉道,“不說這些了,其實我一開始就沒在想季明景,也沒有不高興,你總誤解我,我剛是在想大林他們。”

他確實是在想那兄妹兩個,不怪他多愁善感,而是真的有點牽掛。

聞禮想到臨行前,文斯和孩子們挨個擁抱的情景,雖然仍舊沒有攝影師想要的煽情效果,但那笑容底下到底是藏著一份細膩的心思的。

“等過十個月,公司的定向幫扶項目就能批下來了,是國家‘彩虹基金’的分支之一,屆時會有和這邊的架橋活動,你再想回來隨時可以。”

聽到聞禮的話,文斯驚喜不已,“你是說彩虹基金?”

文斯在新聞裏看過相關報道,彩虹基金是國家層面的地區幫扶計劃,是鼓勵企事業單位利用自身產品或人才優勢幫助貧困地區、同時享受稅收減免的政策。

但為防止有不良商家鉆政策空子,國家對參與者有嚴格準入條件,只有各方面評估後堪稱表率的單位可以獲選。

而一旦參與這個項目,就意味著社會責任和企業效益的雙重上升,同時財務方面也會面臨更加嚴格的監管,只有真正磊落和自信的企業家才會選擇加入這個計劃。

文斯越發覺得自己的弟弟是個寶藏,他太想為他打call了。

兩人又聊了幾句關於後續項目的願景,等午餐時間到了就向乘務員訂了兩份餐食,吃完後稍歇一會兒,文斯便戴上耳機,安靜地聽法語教程,聞禮則用筆電處理一些工作。

這麽些日子以來的朝夕相處,兩人已經形成一定默契,什麽時候可以說幾句話,什麽時候各自做各自的事,不需對方明說,就自然地進入某種狀態與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