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傻子便可欺

自雍州而出,蕭寧第一站前往冀州。

這是蕭寧當年自雍州而出,攻下的第一州,且此處林臨海,不說開荒修渠引水的事,就是這沿海的鹽田,蕭寧也得過來看看。

蕭寧如今手下要說利最厚的莫過於鹽田,要不是有鹽田支應著,蕭諶和蕭寧想要大肆興建工程,無異是癡人說夢。

也正是因為如此,蕭寧更是看重鹽田。

雍州之內是不必巡視了,那便將精力放在之前初見成效的州縣,且看看比之從前是不是更上一層樓。

蕭寧前來巡視各州,詔令已經下達各州縣,且蕭寧一行人聲勢浩大,就是想忽視,那也無法忽視。

況且,蕭寧自冀州而去,已是多年,好不容易再回來,百姓皆歡呼而迎。

同行的少年少女們,蕭寧無意將人困在身邊,“難得出來,都去看看瞧瞧,不必隨於我左右。”

少年少女皆是一愣,不用跟著蕭寧?

“帶你們出來,是要看你們能不能用,跟在我身邊,可瞧不出個所以然來。”蕭寧眼中閃過狡黠而道,眾人未來得及反應,百姓已然圍上。蕭寧無暇再顧及這群少年少女們,問起夾道相迎的百姓,冀州官員這些年待百姓如何?

“甚好甚好,這些年朝廷一直幫我們屯田修渠,這一年年的收成,可比從前好多了,一家子終於可以吃一頓飽飯了。”

百姓感慨歡喜,聽在蕭寧的耳朵裏,頗覺得心酸,只是可以吃一頓飽飯,便如此歡喜感激了嗎?

由此可見,百姓之所求,何其簡單。

“如今只吃了一頓飽飯,以後,一定讓大家每日都能吃飽。”蕭寧心中,早已下定了決心,此生必以此為目標!

“那敢情好。”聞蕭寧之言,百姓們面露喜色,縱不確定蕭寧是否能做到這一點,能說出這樣的話,叫他們心中亦是感激。

“且引我瞧瞧你們這一年開荒出來的地。”蕭寧輕聲與人道來,百姓們自是歡喜地在前為蕭寧引路。

姍姍來遲的宋辭,就是想擠進去跟蕭寧說幾句話都難。

最後倒也知情知趣,他不擠了,他且跟在身後,待蕭寧有所吩咐時,他再上前。至於一群小年青們,隨蕭寧一心系於百姓,有些忍不住百姓身上臟亂的人,早避之遠遠的,宋辭瞧著微微一頓,這誰家的孩子,莫不是以為出來玩的?

蕭寧在百姓引路的過程中,看到一望無際的良田,四通八大的渠道,還有那分外顯眼的水車,且問這其中的田,各家各戶所得幾何,其中每一畝的糧產又是幾何。

百姓們一一作答。蕭寧聽著那低產量的收成,自明了其中最關鍵的問題所在。

糧產量太低,種的田多,還得靠天吃飯,若是碰上水澇旱災,收成還要大打折扣,也就怪不得這百姓想吃一頓飽飯都那麽難。

“宋刺史。”冀州之內,隨著崔攸他們離開,宋辭便成了冀州刺史。

蕭寧方才顧不上他,這一會兒,也得考較一二,且觀他這刺史當得如何。

“臣在。”宋辭面對蕭寧,自是不敢怠慢,聽聲即刻上前。

“冀州之內,哪一處的糧產最高?”蕭寧的問題問得很是刁鉆。可是,民以食為天,身為一方大吏,不知百姓之根本何在,又如何可為一方大吏。

宋辭自知蕭寧最在意民生之事,有些功課那已準備齊全,聞蕭寧之一問,立刻答之,連產量最少的地方,他都心中有數。

待聽完宋辭的回答,蕭寧略是滿意地頷首,可見心中歡喜。

宋辭那是暗松了一口氣,最怕就是蕭寧這等務實的人,逼得宋辭就是想不務實,為了不被唐師甩得太遠,他可得卯足了勁的追。

“那宋刺史了解過,為何有的田地糧產較高,有的地方糧產極低。我若是記得不錯,你所說的兩極之地,田地水源,相差無幾。”作為一個在冀州呆過一段時間,而且和秋渠一道解決過屯田開荒事宜的人,最是明了其中田地的差距。

宋辭這回一時答不上來,要說這個事,他打從聽說那會兒開始也納悶了,怎麽地方差不多,產收卻是天淵之別,這究竟哪裏出了問題?

百思不得其解,宋辭恰好又被蕭寧問上這麽一個他答不上來的問題,面上一僵。

“你們說呢?”蕭寧並無怪責宋辭之意,只是掃過身後跟隨的身著官服之人,這些人身上穿著厚重的衣裳,頭上頂著玉階,聞蕭寧之問馬上有人答道:“或許與糧種有所關系。”

蕭寧聽此一問,看向說話的人。

這一群是工部的人,蕭寧把人弄出來,壓根沒多想,她只要一半的人,工部內自己安排,到最後只要有一半的人跟她出來就成。

當然,留在雍州的另一半,最後也會明白的,他們留下,照樣會成為考驗。

這一位看起來有些幹瘦,皮膚黝黑,勝在雙目有神,說起糧種的緣故時,蕭寧道:“這是有什麽講究?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卻是外在之故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