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想活著沒錯(第5/6頁)

蕭家人,就那麽同仇敵愾,一致對外嗎?

為了讓蕭家好,讓蕭諶和蕭寧順心,竟然要將權勢和特權都還給朝廷,這古往今來,亦是前所未有。

誠如蕭諶當朝所言,他就是要開創此先河。旁人家要是成了皇帝,都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恨不得天下間所有的好事都歸在他們一家頭上。

好像也只有這樣,才會讓人覺得,當皇帝確實是一件好事。

可是,當上了皇帝,只想著如何得利,不更應該考慮所謂的責任嗎?

為一國之君,若是家族中人,如同天下有功之臣一般,有功於家國天下,封王拜侯自不為過。

可是蕭家的人,只因為他們是蕭諶這個剛當上皇帝的兄弟,便成為了王爺,無功於家國天下,卻要天下百姓供養,皇帝不覺得虧心嗎?

於蕭諶而言,皇室中所謂的特權,其實是十分不應該的。

他從前就恨極了所謂的特權,面對一個個僅出身好便耀武揚威的人,見一個恨不得抽一個,好讓他們知道,花兒為什麽這樣紅。

額,扯遠了!而他當了皇帝,每一個人都告訴他,按舊制當如何賞封家人,每當看到這些封賞的內容時,蕭諶就覺得受之有愧,如坐針氈。

他為這個天下,這個國家做了多少利事,竟然就因為他成了皇帝,便要求天下人養他,養他的兄弟侄兒。

難道這一切就真的那麽理所當然,不應該有人對這些事提出反對?

不,這一切並不是理所當然的!

有功於國者,為天下戰死沙場之士,他的家人當為朝廷奉養;救民於難,為百姓舍生忘死者,朝廷當奉養。

無功於家國天下,早已享天下特權的他,絕無資格要求百姓奉養於他的家人。

這些話,其實蕭諶背地裏早跟一群兄弟掏心窩的說過了。

捫心自問,蕭訊他們的臉皮沒有那麽厚,雖然他們出身於世族,但雍州的變化,甚至蕭諶打下這江山天下,他確實沒有出過多少力。其他的兄弟幾乎是同樣的想法,無功不以受祿。

若蕭諶從來不提此事,讓他們當,他們當然會當著王爺,享著特權。畢竟他們並不傻,誰能不樂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出入有人保護。

但,既然蕭諶認為這樣的做法是不該的,而且應當改制,王爺還是王爺,最後損失的不過是排場,這已然算是不錯。畢竟也是占了蕭諶的便宜了,要不是蕭諶成為皇帝,他們啥都不是。

因此,蕭家的男兒都已經一致決定,配合蕭諶行事。如何迅速完成,自然還是要快的。

故,很快,禮部收回了除了蕭訊和蕭評外,所有親王的屬官和禁衛,各留一人而用,管理各王府的田地莊子。

當然,與此同時,蕭寧和蕭穎這位長公主一應排場都按親王府之制,所謂的屬官,禁衛。兩人都可以光明正大的組成自己的小團夥班子。

蕭寧的公主府,也得建了!

雖然蕭寧未成年,同樣未出嫁,按理來說不應該建府,現在公主的制度都變了要,要改這制度的原由,父女二人心知肚明,斷然不能一拖再拖。

是以,在建公主的時間裏,各邊境將領回京,陸續抵達雍州城,蕭寧親自去接。

自然不能忘了帶上清河郡主。

只是,看到清河郡主歡歡喜喜等候,卻在看到賀遂扶著一位女郎下車而臉色一變,蕭寧意識到有些事變了。

賀遂所扶的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女,面色有些慘白,弱不禁風,下車時輕輕地咳嗽了好幾聲,待見到雍州的正門所寫的雍州二字,“雍州到了。”

賀遂輕聲地回應一句,“是,雍州到了。”

擡起頭看到一旁的蕭寧和清河郡主,賀遂的神色微微一頓,隨後又恢復了正常,扶著女子緩緩地走過去,恭敬地道:“公主,郡主。”

蕭寧縱然心存詫異,亦不會當眾發作,叫賀遂沒臉。

“賀將軍。”無論曾經他們私下聊過什麽,此刻,如此局面,都不是適合提私事的時候。

在場的將軍,並不僅僅是賀遂一人,另有其他趕回的將軍。

“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賀將軍,果然是一表人才,威儀不凡。之前誅韓靖,如今更是出征海賊,衛邊境安寧,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本事,了不得。”大家都是武將,看到喜歡的人,豈能不稱贊一句。

賀遂的相貌亦是萬裏挑一的,一身鎧甲更襯得他威風凜凜。

“將軍過獎了。”賀遂豈敢生受,面對誇贊,自是含笑地接了一句。

“不過不過,我是個粗人,誇人的話就會這兩句。要是換了公主,能把你誇出一朵花來。”武將都是跟蕭諶一道出生入死的人,對蕭寧亦是敬重有加。

在蕭寧的面前開起玩笑,亦無壓力。

“堂堂七尺男兒,豈可與花相提並論。”一旁有人提醒了一句,讓某位將軍不可失言,萬萬不能失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