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我想要封王

孔鴻道:“既然不能,繼續追查下去,又能如何?”

蕭諶聽得一愣,孔鴻的意思,揪出一個就夠了,不必再繼續查下去?

可是不查,由著他們胡作非為,將來同樣的事只會不斷地重演。

“陛下,如此險惡用心是為亂大昌朝,太將他們當回事,時時刻刻盯著他們,正如他們所願。”孔鴻只是陳述一個事實,讓蕭諶莫要再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查找這群小人身上。

小人們,正是因為沒有能力,光明正大的和蕭諶他們鬥,所以才只能使出這下.流的手段。

這群人比誰都更清楚,用這些手段能讓大昌朝深受其擾。深陷於輿論中的人,本能的第一反應都是,該用什麽辦法才能證明自己,挽回名聲。

可是對於天下百姓而言,他們在意的是傳說中的人嗎?

蕭寧身處於輿論之中,百姓們有多少對蕭寧心生不滿?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這句話他們是不是忘記了?

“整個朝廷,被他們用輿論耍得團團轉,這些人在背地裏,該有多歡喜,多高興。”孔鴻半眯起眼睛,想到那些險惡用心的人,若是知曉,整個朝廷都被他們指使得暈頭轉向,挖空心思為蕭寧正名,他們必然會為自己的傑作而歡喜雀躍。

可是對於朝堂而言,這是應該的嗎,又是正確的嗎?

輿論,在有時候的確能夠利用,毀掉一個人,但也並不是只有輿論最為重要。

蕭寧這些年在雍州,她對雍州百姓做過的事,如何愛民如子,如何為百姓著想,百姓們全都牢記在心。

並不是幾句風言風語,說蕭寧草菅人命,卻沒有真憑實據,便能讓天下百姓都相信,蕭寧竟是這樣的惡人。然,忘記本心,於大昌而言才是最危險的事。

“說的不錯,我們倒是本末倒置了。”蕭諶這些日子,的確也將所有的心思,都放在輿論上。

每日起身,蕭諶都讓人打探外面有多少風言風語,無非是擔憂蕭寧深陷其中,愈演愈烈,不得安寧。

“現如今公堂之上,已經查明,公主從未殺人放火,一切都是他人構陷,至於是何人,朝廷只要細細查找,早晚有一日必能找到。百姓們所在意的,也不再是,究竟是什麽人,如此膽大妄為,構陷公主。

“比起這些與他們並無多少關系的案子,只要確定了他們所追隨的皇帝、公主,都是正直可靠之人。他們會將更多的心思,放在如何能多收些糧食,多得兩碗飯,填飽肚子。”

大概這就是普通人,和高高在上享盡榮華富貴的人,最大的差別。

但這個天下最多的是普通人,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人。

大昌能走到今天,是因為大昌得盡民心。

這麽多年以來,蕭家在雍州內,為百姓修渠引水,開荒種田,助雍州內的百姓,收益翻了一倍。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功勞,是任何人都休想抹殺得了的功勞。

如今的蕭諶成為了皇帝,理當繼續推行從前的政策,朝堂上的這些破事,且讓那些小人隨便蹦達,只要民心在蕭家人身上,不管他們再怎麽鬧,都撼動不了蕭家分毫。

“左仆射所言甚是。”許原十分認同孔鴻的說法,他們絕不可以本末倒置。

“那就讓刑部和大理寺繼續盯著趙十四郎,一天不供出他的同夥,就讓人待在大牢一天。”蕭諶的確被孔鴻提醒得如同醍醐灌頂,瞬間清醒過來,意識到不該再為這麽一點小事揪著人不放。

天下戰亂已久,百廢待興,朝堂上要做的事,該做的事,數之不盡。

此時此刻更應該團結上下,建設天下,創一個盛世。

“唯。”蕭諶這裏,已然將朱家的事掀過,等到哪一天趙十四郎在牢裏呆不住了,想要供出同夥時,又或者是他的那些同夥,無法再安分,想要再出手,那就碰著一個抓一個,一個都不放過。不出蕭寧所料,案子並未完全結束,朱櫬已然派人送信進來,求見蕭寧。

蕭寧既然早有吩咐,說了會見,立刻有人將朱櫬引進來。

朱櫬見到蕭寧立刻跪下,朝蕭寧恭恭敬敬的道:“求公主救救奴婢一家。”

“說來你家遭此橫禍,也算因我而起。”蕭寧看著跪下的朱櫬,只是陳述一個事實。

“奴婢一家本就是公主的奴婢,生死皆為公主。奴婢一家上下,心中絕無半點怨恨,如今只盼公主憐惜,救我們性命。”朱櫬說的情真意切,再朝蕭寧拜下。

“你該知道,我之所以沒有再召你進宮,不提讓你留在我身邊的話,究竟是何緣故。”蕭寧相信朱櫬是個聰明人,已然從這些細節中看出了蕭寧心中的思量。

朱三娘已死,這條人命往蕭寧心中紮了一根刺,也會在朱家人心中紮了同樣的刺,讓蕭寧不得不小心謹慎的應對朱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