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各方皆出手(第5/6頁)

可是賀遂和雍州兵馬相比,孰勝孰劣,難道他們心裏沒數?

正因如此,面對曲昆表現得志得意滿,總有人按捺不住問一句。

“雍州兵馬善長遠攻,且掌軍之人亦善謀略。無論是蕭諶或是蕭寧,都是當世難得一見可統領千軍萬馬,平定天下之才。可是,你們怎麽就知我不如他們?”曲昆對蕭諶和蕭寧甚是推崇,肯定這兩個人的本事。

這樣一個敢於承認他們的態度,引得不少人側目。

不過,這才世族公子該有的樣兒不是嗎?

敬他人所長,思各自所短,與人相爭之際,不因劣勢而心生畏懼。

與之相比,帶著幾分輕蔑問出曲昆對雍州兵馬所知幾何的人,何嘗不顯得分外的可笑。

“未戰生怯,戰還能打?依諸位所見,雍州發兵,我們自該束手就擒,打開城門請他們都進來?”曲昆語氣平靜地詢問。他比誰都更清楚,揚州內的這些人,各懷鬼胎,都不可靠。

無事爭權,有事逃得比兔子還快。

“我絕無此意。”問話的人焉能承認這一點。

若是承認了,不就等於告訴天下,他們有多畏懼於雍州?

曲昆臉色不變,輕聲地道:“沒有最好。值此越國生死存亡之際,最需要眾人齊心,心若齊,無城不可守。諸位若有他心,趁早道明。”

道明後人是何等下場,這就不歸曲昆管了。

然,臨陣脫逃者,千刀萬剮都不為過。

曲昆內心的想法自不會當眾說出,他其實心裏明白,越朝能支撐到現在,跟滿朝心思各異的人息息相關。縱知他們絕不會對越朝忠心耿耿,韓靖能讓他們將越朝支撐起,這就是韓靖的本事,曲昆自嘆不如。

“好了。大將軍說的哪裏話,諸卿都是越朝的有功之臣,豈不思越朝太平無事。越朝若沒有他們,絕無建朝之可能。不過,朕聽聞蕭氏兵馬奪回曹根城池之後,竟然不改曹根之制。”

韓靖心中甚喜於曲昆一番話直問在場的人是不是心懷異心,適時的有所指。好讓他們明白,莫以為天下人都是他韓靖,多了去的人想看世族的笑話,但凡他們自己不爭氣,早晚有一天定要叫蕭氏父女收拾了。

“凡蕭氏執掌之地,求賢令遍布,取才納賢,不問門第,不論出身,更建書院,興教育,其所圖,想諸位都是聰明人。”韓靖再接再厲,細數蕭氏行事的點點滴滴。

真真看不上韓靖為人,羞與之為伍的人,早與韓靖管寧割席,斷不會留到今日。

換而言之,留下來的人,每一個都是與韓靖或多或少有相似之處,又或是想通過韓靖得到什麽的人。

相似的人,自是想將一個王朝控制在手。這一點,韓靖很懂得拿捏其中的分寸,保證會讓他們有一種越朝在他們控制之中的感覺!但,韓靖才是真正越朝的主宰!

想通過韓靖達到一定目的的人,韓靖自明白其中定是別人給不了他們,是以他們才會選擇韓靖,韓靖豈能拿捏不住他們?

既然明白其中的關系,韓靖想在此刻令他們完全站在同一戰線,自然得提醒他們,究竟韓靖和蕭諶,甚至是曹根有什麽區別?

如果他們認為可以選擇蕭諶或是曹根,早在一開始就處於式微的韓靖,早已被他們三振出局。

既然之前他們選擇了韓靖,現在哪怕韓靖處於危難之際,生死關頭,這些人如果不希望從前的付出化為烏有,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跟韓靖一起,一致對外,同仇敵愾。

“蕭氏亦為世族,瞧著竟然跟曹根無二。”立刻有人不滿意蕭諶他們父女的所作所為,厲聲斥責一句。看這架勢,要是人站在他的跟前,他定要動手教訓人了。

再多的控訴,正主不在跟前,任他們說破了天,誰在意?

不過,韓靖要的就是在場的人都明白,大家都是一條船上的人,船要是沉了,他們也休想占半點便宜。

是以,別管雍州兵馬究竟有多強悍,最好的辦法就是齊心協力,共禦外敵。

“大將軍有何良策應對雍州兵馬即將來犯?”有一個人開口吐槽蕭諶父女,其他人也跟著表露心中的不滿,好在還是有人抓住重點的詢問。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據江而守,雍州兵馬不擅水戰,我等何懼之有?”別以為曲昆只長了一張嘴會罵人,高看蕭諶父女一眼的人,必須對他們有所了解。

知他人之所長,己之所短。以己之所長,攻敵之所短,這才是取勝之道。

“只要諸位能夠齊心協力,我定為諸位守住揚州!”曲昆昂首挺胸走出,擲地有聲的告訴在場的所有人,無端的讓在場的人感受到一股正氣。

原本內心漂浮不定,實在拿不準揚州到底守得住守不住的人,面對這樣的曲昆,竟覺得不信曲昆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