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第6/7頁)

“原來是這樣……”成玉喃喃。

“原本是該這樣的,”青年閉了閉眼,“我到如今,依然認為那是很理智的考量。可花非霧告訴我你其實喜歡我,想到你也喜歡我,”他看著她,嗓音幹澀低啞,像是愉悅又像是痛惜地笑了一下,“我便什麽都顧不得了。”

他再次走近了一步,很深地看著她:“你也喜歡我,所以我才有了奢望,希望你能為我成仙。”

成玉印象中,連宋從沒有在自己面前說過這樣長的話,有過這樣徹底的自白,她一時有些失神。無數種思緒充斥在她的腦海,令她整個人一片混沌。最後,是無處安放的欣悅脫穎而出,一點一點,聚成了一個巨大泡沫,充滿了她的心房。那泡沫有七種色彩,華美可愛,但她同時又明白,這泡沫越是巨大可愛,就越易破滅。然後在她不知所措卻又潛意識感到悲觀的一瞬,小李大夫的幾句話突然闖進了她的腦海,令她驀地冷靜了下來,也清醒了過來。

“我對情愛之事,沒有什麽研究。只是從前為了幫小花,看過一些話本。”她聽到自己答非所問地向連宋。

“有個話本裏有個故事,說一個秀才在踏青時對一個官家小姐一見鐘情,為她衣帶漸寬,憔悴不已。但小姐乃朱門所出,秀才家境卻貧寒,兩家門庭著實相差太過。

“秀才自知這樁事成不了,為此大病一場,病愈後,放下了那位官家小姐,娶了同村一個教書匠的女兒。女孩子叫阿秀,雖是村姑,但也識字,且甚賢惠,嫁給秀才後夫唱婦隨,兩人也過得很是相得,且和樂。

“我的朋友小李大夫乃是風月常客,點評這個故事,說秀才對那官家小姐是喜歡,但不過是見色起意罷了,因只是見色起意的喜歡,所以才能理智地考慮許多,最後選了教書匠的女兒。倘若他真心愛著那小姐,便是行仲子逾墻之舉,也是要試試同那小姐能不能有一個將來的。因為愛一個人,就是會那樣不顧一切。”

講這個故事時,她沒有看他,目光一直落在溪對岸那棵梨樹上,講完這個故事,才重新將目光移向面前的青年:“我聽說過連三哥哥不顧一切的事跡。”

她終於重新喚他連三哥哥。但此時她這樣喚他,卻並沒有讓他的心情好一點。他知道她講這個故事是何意。果然聽到她繼續:“當初鎖妖塔之殤,明知神仙並無輪回,連三哥哥仍義無反顧舍了半身修為,誓要為長依求得一個來生。但對於我,如你方才所說,你其實是能自控的。”

是一些如同含怨的話,但她的口吻平和,語聲中並沒有含怨的意思。她自己大概也察覺到了這些話容易引起誤會,就抿了抿唇,認真地解釋了一下:“我並非是在抱怨,也並非不甘心,連三哥哥能告訴我你心底的真實所想,知道你曾為我考慮了那樣多,我其實已經釋然了。”

隨著她換回“連三哥哥”這個稱呼,他們之間的距離也像是重新拉近了,她終於不再疏離淡漠地看他,又恢復了從前那種近乎純真的誠摯。她擡眸看向他:“我這樣說,只是想讓你明白你真正的心意。你真的喜歡我,但你愛的人是長依。所以,我不能為你而成仙。”話罷,她清澈的眼眸裏掠過了一些東西,像是感傷,又或許不是。因為她的語聲那樣篤定,不像是會為此而感傷。

連宋凝視著成玉那雙重新變得親和溫柔的眼眸。他喜愛她的親和溫柔,可此時,他卻寧願她像此前那樣,是用負氣冷漠的語聲對他說出那些言辭,因為負氣之言絕不會是真心。

他心口生疼,眉頭緊鎖地看著成玉,許久,很慢地問她:“你覺得,你會比我自己更懂得我真正的心意,是嗎?”

她笑了笑:“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

那平靜的笑意如同一把利刃,再次紮得他心臟一陣刺痛。他沒有反駁,只是道:“是嗎?”

成玉點了點頭。想了一會兒,又再次開口:“我承認上次見到你時,還心懷怨憤,所以也說了很多不理智的、情緒化的話。但如今,我是真的釋懷了。我不是連三哥哥愛的人,且我們在一起相處,不過數月罷了,於你漫長的命途而言,不過瞬刹,你我之間……著實沒有執著的必要。”她淡淡笑了一下,“即使我們喜歡彼此,那也不是多深的情感,你忘了我吧。”又補充了一句,“你很快就會忘記我的,那不會太難。”

“你呢?”他問她。

“什麽?”

他今日的問題格外多,像是認真同她討教:“你認為我們的感情很淺,而且,你覺得你也會很快忘記我,是嗎?”

“我……”成玉滯了片刻,最終,她沒有否認他的話,飛快地繞過了這個話題,看了眼遠處的竹樓,低低道,“季世子會很快將我送回去的,他將我送回去後,連三哥哥你就盡快回朝廷去復命吧,我們都應該回到各自的命途中去,這才是最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