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2/2頁)

這也不失為一種戰術,但是,不適合侯城的伊春軍團。

現在大家心裏都憋著一股勁兒,前面失利了幾次了,這時再人為失利,會湮滅士卒眼中的光。比起前面的戰術,他們更需要一場勝利來激勵將士們。就像彈簧,可以有適當的壓力,但是超過那個臨界點,有可能就直接報廢,再也彈不起來了。

姚春暖看到周玉樹擬定的戰術裏沒有佯敗再反攻這一點,而是認真地擬定獲取一場小勝的戰術,就放下心來了。

周玉樹帶著他們打贏了換將的第一場戰役,將士們心中的那股被憋著的氣出了,果然士氣就慢慢地回升了。

周玉樹能領著軍團第一場就勝利並不奇怪,因為伊春城主府舍得給士卒們吃,伊春軍團的士卒體質本就比國軍強。姚春暖這招啟用年輕有天賦的將領直接廢了王朗的外掛,國軍那邊自然就占不到便宜了。

國軍那邊的將士不明白發生了什麽,先前面對潘將軍所帶領的伊春叛軍時智計百出的軍師,如今怎麽會接連失手呢?

皇宮

新皇近來的心情挺好的,主要還是幽州那邊時常傳來捷報。

雖然現在還沒將侯城攻下來,但是按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想來將之攻下應該不會太我了。一旦他們打下侯城這座幽州的門戶,便能長驅直入幽州其他五郡,特別是可以直逼政治中心伊春。

特別是刑長風在交州失蹤的消息,更是令他大喜。

他知道王朗的計劃,姚春暖要是識擡舉的話,自已也不是不能封她一個異姓王,將幽州賜予她作為封邑。若是她不識擡舉,就啟用第二個計劃,將之除掉。

刑長風失蹤,相當於幽州勢力群龍無首,再除掉姚春暖,他不信幽州不亂。不管她選擇哪一個,都能解決幽州這個心腹大患。新皇最希望的當然是幽州落在他們安排的人手中才是最好的。

刑長風的失蹤是他和南蠻阿各裏聯手的結果,他不在乎什麽罵名,只要能將大梁延續下去。

新皇想著,等王朗下了侯城,他一定要給他增兵了。

可惜,新皇的好心情只持續了短短的一段時間。在姚春暖以雷霆之勢,雷厲風行地解決了政亂的苗頭之後,當新皇聽到這個消息時,他吐血了。新皇不明白,上天為何如此眷顧刑長風,厚愛姚春暖。任憑他們智計百出,都弄不死這兩人。

禦醫說,他這是大喜之後又大悲所致。

特別是在這之後,周玉樹成了侯城新統帥之後,穩紮穩打,奇正合一,打得有聲有色。害得在幽州的朝廷大軍接連吃敗仗,新皇的心情一直十分陰郁。

徐州也在打仗,但是汝陰王他們一直都很關注幽州這邊的戰事。

刑長風失蹤的消息傳來,汝陰王本人是又喜又憂,喜的是,刑長風這個勁敵若是死了,那他們就能少一個勁敵,憂的是,以後怕是沒有另外一支勢力來引開朝廷的火力了。

他和軍師司馬賢商量過這樣的情況,一致認為幽州估計得內敵一陣子。

當得知刑長風在出征前,竟然將號令伊春軍團的虎符交給了姚春暖時,汝陰王和司馬賢都相對無言。對姚春暖這個心腹,刑長風竟然信任至斯?到了不惜將幽州相托的地步。

汝陰王完全不能理解刑長風的做法,他覺得刑長風的膽子也太大了,難道他就不怕他出征之後,姚春暖反水,一舉昧下整個幽州麽?到時,偌大的基業就只能拱手相讓了。

司馬賢也感嘆刑長風對姚春暖的信任,這恐怕是所有的謀主的希望吧。

而姚春暖也不曾辜負刑長風的信任,迅速地掐滅了政亂的苗頭之後,在幽州目前那麽艱難的情況下,還抽出兵力投到交州去搜救他。這一點,或許會還會有人說是作秀。但是她直接擁戴刑長風血脈為幼主的行為,忠心是毋庸置疑了。

這對君臣,真不知道該怎麽說他們。只怕只有那一句話才能形容吧,君以國士待我,我必國士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