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豫州南部某村落

今年因為四五月份洪澇災害的影響,很多地方糧食欠收。夏收之後,這不老百姓們剛將地裏稀稀拉拉的糧食給收了,剛晾曬幹,官府就派人來強制收糧收稅了。

一名老嫗扒拉著官差的衣擺,阻止他往外提糧食,“差大爺,這是我們一家八口的口糧啊,你不能拿走!”

官差手一推,將纏人的老嫗給推倒在地,冷酷地道,“你們家今年的戶稅、丁稅都沒交,沒讓你們賣兒賣女交稅,只拿你們一袋糧食已經夠仁慈的了。”說完提著糧食頭也不回地走了。

“殺千刀的啊,真的是一點糧食都拿走了啊,這是要將咱們家活活餓死啊!”這位五六十的老大娘哭倒在自家大門前。

從山上打柴回來的男人剛進門,連忙扔下肩上的柴禾,跑過去扶人,“娘,你沒事吧?”

老大娘抓著兒子的手,哭得老淚縱橫,“大郎啊,咱們家最後的糧食都被官差拿走了哇,都怪娘沒用,沒攔得住。”

“爹,囡囡餓……”一道童音怯生生地響起。

男人看過去,只見自已的女兒站在門檻處,五歲的女兒,只有三歲孩童的大小,頭大身子小,因為臉上沒肉,顯得眼睛很大,這會肚子餓得咕咕叫。

老婦人上前,摟著女童小小的身軀,哭嚎著,“我可憐的囡囡啊,怎麽辦,家裏是一點糧食也沒有了。”

身為一家之主的男人,三十來歲的農家漢,站在那裏不知所措,滿是風霜的臉,常年佝僂的身軀,讓他看起來不像是三十出頭,倒像是四十來歲了。

這時,門外走進來一位戴著草帽身材擎長的少年郎,“姑姑,姑丈,阿婆,囡囡。”

“這是菜團子,拿去吃吧。”少年郎將手中的菜團子塞給女娃。

家中的女主人給少年郎倒了一碗水,一家子人滿目愁容地陪著客人。

少年郎喝了一碗水後才說道,“姑姑、姑丈,我們一家子打算南下投奔伊春軍團去了,爺爺讓我來問問你們,要不要一起南下。”

中年漢子一愣,“南下?”

可是伊春不是在東北嗎?半年前,他也看到了很多人跑去那邊。當時他們的日子還能支撐得下去,再加上家裏老的老小的小,也不願意背井離鄉,就沒起過那個念頭。那時他還想著困難只是一時的,熬著熬著,過去了就會慢慢變好了,哪成想,會越來越糟糕。

“是的,南下。”少年郎回道。

他們這裏是豫州南部,如果他們北上幽州的話,還要經過兗州、冀州。先前就有傳聞,經過冀州的災民會被扣著不給通過。為了避免這個風險,他們決定南下。南下的話,不管是走荊州南下,還是走楊州南下,都可以抵達交州。目前伊春軍團在交州已經下了兩個郡了,南海郡和蒼梧郡,有根據地。

“我和兩個哥哥去伊春軍團投軍。”

他姑姑疑惑地道,“要投軍,怎地要去那麽遠?隔壁徐州汝陰王就在招兵啊。”

農家漢沖自家媳婦搖了搖頭,“不一樣的。”

他轉而對少年郎肯定地道,“南下伊春軍團投軍啊,挺不錯的決定。”伊春軍團士卒的待遇是出了名的好,連他這個農家漢都有耳聞。

“那姑姑、姑丈,你們呢?要不要一起南下?目前已經有幾家人決定一起走了。”

少年看他姑丈面露猶豫,忍不住勸了一句,“姑姑、姑丈,我覺得你們還是跟我們一道走吧,這世道越來越難混了,你們留在老家很難有活路。去了交州就不一樣了,我們幾兄弟投軍,伊春軍團他們應該會幫忙安置家人的。”前幾個月,伊春接收了百萬災民,後續沒有什麽不好的傳言傳出,就說明人家有那個能力安置百萬災民。

他接著又道,“而且最近有消息傳出,幽州那邊有一種特別高產的農作物,畝產量有三四千斤呢。種上一茬,幾乎就不愁餓肚子了。”隨著這一年的夏收,紅薯高產的特性也傳了出去。

聽到這個消息,少年姑姑一家都驚呆了,畝產三四千斤的農作物?真的會有嗎?

“是真的,我一個隔房的表叔前幾個月北上幽州了,給我們來了信,說是親眼所見。還說這個高產的農作物叫做紅薯,吃起來味道很好的。”

農家漢子:別說吃起來味道很好,就算很難吃,只要能填飽肚子能活命,他們也願意種的啊。

最後,農家漢子一咬牙,“好,我們一家子跟你們一起走!”

什麽房子田地,哪有活命重要?不要了,都不要了!嶽父家的房子比他家的還大,田地比他家還多,還不是說不要就不要了?現在就算要賣,也沒人敢買。哪哪都缺糧,糧食價格一天比一天高,活命要緊,根本沒有人會拿錢出來買地買房。

像這樣的情況,在大梁各地均有發生,無數熱血男兒南下投軍,無數老百姓或者南下或者北上求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