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3頁)

姚春暖和她身邊的人聞言都很感動,她輕嘆,這些老百姓啊,別人對他們好一點,他們就恨不得掏心掏肺地回報。

既然老百姓們都這麽說了,姚春暖和諸位同僚商議之後,決定收下他們的捐贈。

最後姚春暖出面和老百姓們強調,捐贈可以,但是不能影響自已的生活,不能讓自已餓肚子。而且對於捐贈他們還要登記,他們決定等戰爭結束之後,用了大家的,他們伊春城主府一定如實歸還和補償。

冀州,廣陽

軍隊的士氣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卻又真實存在的東西,自從下令攻打幽州之後,王朗發現軍中的士氣一直不高。

他知道國軍士氣低迷的原因,無非是老百姓們認為此時攻打幽州,乃不義之舉,甚至連軍中的不少將士們都是這麽認為的。如果他們攻打的對象是汝陰王,都不會出現目前這樣的情況。

還有一點,就是,伊春軍團自成軍以來,從無敗跡。他們打得最慘烈的一次是,便是征戰交州時,與南蠻軍隊交手,為了奪回蒼梧郡,傷亡高達三萬將士。但他們還是勝了,順利地將蒼梧郡奪了回來。

故而,雖然朝廷出兵三十萬,但伊春軍團常勝將軍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讓己方的將士們很難有必勝的信心。加上伊春城主府面對朝廷出兵時的強硬態度,更讓人不得不懷疑對方是不是另有底牌?

從交州戰場收集到的情報而來,目前他們已知伊春軍團手裏有登山繩、大型的可拼裝的投石機,可媲美魚油作用的石油瓶,後者的殺傷力巨大,燃燒起來極難撲滅,實乃夜間襲營的好武器。

王朗覺得不能再這麽下去了,這樣低迷的士氣,對於出征沒有好處。

故而,他在早上訓練時,面對全軍,說了這麽一番話,“我知道你們很多人都不想打這場仗,覺得幽州那邊乃仁義之師。但是他們做得再多,也改變不了他們身為叛軍的事實。而且他們攻打交州,最主要的目的便是攻占交州占地盤,其次才是救人。也就是說,解救大梁老百姓只是伊春軍團順手為之的舉動,老百姓們將他們擡得太高了。”

“太子殿下,不,新皇曾說過,按照原本的計劃,我們在打敗安南王之後,就會發兵奪回交州,只不過被伊春搶先了一步而已。”

王朗的這番話,果然重振了一部分士氣。

接著,他又玩笑一般地說道,“說到伊春軍團戰無敗績這一點,伊春軍團成軍才多久,兩三年的時間而已,又才經歷過多少場戰役?說屢戰屢勝,不免讓人笑話。這樣屢戰屢勝的神話,你們不想打破嗎?目前整個幽州的兵力,滿打滿算就在十五萬上下,這十五萬軍隊,分布在幽州七城郡中,也就是說,我們三十萬大軍壓上,面對的不過是不到十萬的對手,咱們三打一,還打不贏嗎?”

王朗一席話過後,軍營裏的氣氛果然好了很多,而且大家的士氣在迅速地回升。

在中午吃飯的時候,軍營裏還有不少人三五成群地在討論早上王朗所說的話。

這時,一道聲音插話進了一個小團體裏,“你們還信王軍師的話啊?”

“什麽?”

眾人回頭一看,發現說話的人也是個老熟人了,“丁建明,來來來,坐這兒,咋了,聽你這口氣,像是不信王軍師的話?”

“確實不信。”丁建明從善如流地坐下。

“有什麽說道?”

“其實吧,上頭讓我們打哪我們就打哪,打伊春軍團,那也決無二話,誰讓對方是叛軍,我們是國軍呢。但是我老家就是交州郁林郡的,現在郁林郡還被南蠻所占。我聽不得王大人對伊春軍團的汙蔑,如果人家伊春城主府真的只是想擴大地盤,何必要去啃交州這一塊硬骨頭?面對咱們駐守在冀州的十萬軍隊,不比面對南蠻的二三十萬軍隊容易?”

“伊春軍團確實很強啊,一直沒有敗績不強嗎?面對驍勇的南蠻軍隊,人家也沒有吃過敗仗,還不強嗎?要知道咱們王大人當初對陣南蠻時,還時有敗仗呢。”

旁邊一個老兵連忙拉住他,“你不要命了?敢這樣為伊春軍團說話?”還揭王軍師的短!

丁建明就是笑,“你知道我這人性子直,這些話一直擱心裏,不吐不快,我也知道這些話冒犯了王軍師,如果我後面人不在了,我也不怨誰,就這樣沒了,總比去攻打自已的同胞好。”

王朗正憂心軍中的士氣呢,故而一直命人留意著,丁建明這種擾亂軍心破壞他的成果的舉動,第一時間就被留意到了。沒多久,他人就被帶走了。像丁建明這樣的人還有好幾個,都是在這一天同時冒出來的,沒有例外,全部帶走。

但盡管將人給帶走了,但影響已經造成,甚至因為他們被帶走的事,影響更惡劣了。因為有時候,小道消息比官方話更容易取信於人,特別是當官方發言不足以讓人信服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