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第2/2頁)

趁災民們吃東西的期間,伊春征兵處開始征兵。周玉樹作為騎兵營的將軍,他長得周正,有玉面將軍之稱,可以算得上是伊春軍團的門面擔當之一。由周玉樹上城墻宣讀征兵要求,也是應當。

有了姚春暖先前打頭陣,周玉樹也不怯場,上了城墻就朗聲說道,“大家好,我是伊春軍團騎兵營的將軍周玉樹,現在由來來寫讀伊春征兵的要求……”

災民中,有意當兵的都在認真地聽講,總結起來,伊春的征兵要求要比別的地方嚴格一些,年齡在十六到三十五之間,身體健康。

說完征兵的條件之後,周玉樹冷酷地道,“不符合條件的不能當兵,不要浪費彼此的時間,當兵的篩選很嚴格 ,要上前企圖說情或者蒙混過關。不當兵,你們還可以憑手藝當個匠人,自已開個鋪子憑手藝吃飯也行,還是進作坊幹活也可以,再不濟,啥都不會的話,就種地!餓不死的。”

周玉樹這一番話說下來,打消了那些條件擦線的人想去試試的念頭。

伊春征兵處排在第一批次挑人。願意當兵且符合條件的,在第一時間就被挑走了。連帶著家屬也帶走安置。剩下的人無比羨慕地看著第一時間被挑走去當兵的人。

這時,樂伯明笑眯眯地登上了城墻,向大家介紹了綏化這個城市的優點,然後還說了一下自已接下來主政的方向,重點介紹了綏化擁有幽州最大的軍靴制造廠,需要招收多少工人幹活等等。

聽得下面的災民們眼睛發亮。

樂伯明唱罷,許翀登場。同樣的味道,同樣的配方。許翀向災民們介紹了不一樣的會寧,著重介紹了會寧紡織廠,那是幽州境內最大的紡織廠,負責生產伊春軍團各軍的軍服,需要大量手巧的女工等等。

姚春暖失笑,原來這兩貨剛才湊一起嘀嘀咕咕,是想給自已主政的城郡拉票啊。

聽完這兩位太守的介紹,災民們頻頻看向姚春暖所在,就想聽聽她怎麽介紹伊春的。在他們心中,伊春真的是他們想去之地的首選。但姚春暖之前就表示了,伊春不缺人,暫時不會和各城郡爭搶這批災民。故而,她沒有再出現在城墻上,對此,災民們還是有點失望的。

伊春軍團,這時已經開始發展針對性的兵種,比如步兵,重步卒、水師、騎兵等種類。

姚春暖有意將伊春打造成幽州的經濟文化中心,故而將一些重工業都分了出去。比如步兵營需要的軍靴分給了綏化負責,騎兵營所需要的馬匹分給了嘉川負責,重步兵營的鎧甲盾牌分給了松花府負責,水軍們的大船則劃給了侯城,各軍的軍服分給了會寧負責。

由於許翀、樂伯明作為會寧、綏化主官的露面,讓災民們對於兩城,不,再加上伊春,這三城的印象是直接撥高了,高於松花府、侯城和嘉川很多很多。

松花府、侯城和嘉川跟來的副官們,暗罵許翀、樂伯明兩人奸詐的同時,也趕緊讓自已的隊伍積極拉人頭。

“大叔,聽說你是泥瓦匠啊?來我們松花府吧,在這裏,你和你家人肯定能過上好日子的。我們松花府太缺像你這樣的手藝人了。”

“大娘織布厲害?我們會寧有大型的織布廠和紡織廠,您來咱們會寧就對了!”

“俺只會納鞋底和收拾屋子。”

“會納鞋底?那就是會做鞋咯,會做鞋是多麽厲害的本事啊,你這手藝絕了,留在我們綏化吧!”

“爹娘,你們聽到了嗎?我也可以靠手藝進工坊做工養活你們了。”說話的姑娘看著就瘦弱,此刻她眼中含淚。她剛才仔細問過了,像她這種熟練的女工,每個月只要完成作坊的任務,領到的月錢在幽州能養活兩個人,如果再努力點,加點班,養活三個人也是可以的,就是有點勉強。而且她剛才還打聽了,像她爹娘這樣的,還可以去做清潔工,活不是很累,賺的銀錢也少,但好歹也是一份收入。他們一家三口努力一點,是可以活下來的。

災民們發現啊,幽州的人嘴皮子太厲害了,大家被詢問了會點什麽手藝時,實話實說之後,對方就是一頓好誇。對方人熱情情,說話又好聽,自已一個個被忽悠得暈頭轉向的。等他們反應過來,就已經上了賊船了。

等回過神來的災民們都懵了,原來他們在幽州那麽受歡迎的嗎?這一路北上,衣衫襤褸的他們,真的是人人嫌棄的存在啊。

姚春暖發現,各城郡的基層人員真是厲害得很,可謂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真是使出了吃奶的勁來拉人頭。為了人口,也是拼了。

大家夥就被你拉一個,我拎一個,災民們就被歸到了不同的隊伍裏了。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四五十萬的災民就分贓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