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2/2頁)

另外伊春名聲大,災民和難民肯定是對它趨之若鶩,伊春這邊表示這次不參與人口分流一事,但是他們也得積極一點不是?

樂伯明臉色發黑:“你們就這麽不信任我這個同僚?”你們這些混蛋,還有沒有一點同僚之間的信任了?

“沒有的事,我們只是不想你太累了。”

樂伯明:這種累,我願意啊。

廣陽城外

蘇義白和顧兵領著長長的隊伍往幽州方向而去。

“顧老弟謝謝你。”蘇義白真心感謝顧賓的,他覺得要不是有顧賓幫忙,他們出城是很不容易的,而且極有可能會發生流血事件。

顧賓搖頭,“不用謝。別忘了我也是黔南人,大家都是老鄉,出門在外,相互幫點忙是應該的。”他的幫助並不起決定作用,起決定作用的人是蘇義白。主要還是災民們中有很多人信服蘇義白,願意追隨他。

蘇義白身邊的幾個兄弟談起他們一路北上的辛酸以及被困廣陽的始末。

“也是我們大意了,王大人先前在黔南為官,還挺為我們老百姓著想的,為人也很平易近人,誰能想到王大人會想將我們扣留在冀州呢?”

“當初連勝是這樣,沒想到王大人也是這樣,都想利用大哥你。”

蘇義白:“別說了。”

顧賓靜靜地聽完後,肯定他這一點,“蘇大哥你做得對。”

“是啊,那麽多老百姓都是想來伊春的,他們相信我,我總不能給他們帶溝裏去吧?”蘇義白苦笑著說道。

“確實應該如此。”顧賓說完這話之後,想了想,便將自已目前在伊春軍團任職的身份如實相告。

聽他自爆身份,蘇義白身邊的兄弟們都吃驚地瞪大了眼。

反倒是蘇義白反應最平淡,只一心為他感到高興,“早就看出來你不一般了,沒想到你竟然是伊春軍團的軍師,好家夥,真給我們黔南人長臉!”

眾人吃驚過後,便一一問起他伊春軍團的將士們的待遇真有傳聞中那麽好嗎?

對此,顧賓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聽完伊春軍團軍中將士的待遇,蘇義白等人一個個都雙眼發亮。

顧賓見狀,笑了,“我看你帶來的大部分兄弟都挺符合幽州的征兵標準的,等你們到了幽州,願意去當兵嗎?”

不少人連連點頭,“願意的。”都是當兵,都是為主公賣命,他們當然要找個有前途的勢力了。更別說伊春軍團的將士們待遇是一等一的好!

顧賓他們身後,一直跟著一位四五十歲的老漢,他聽著他們聊了一路,這會按捺不住問了一個問題,“顧軍師啊,你說我們那麽多災民到了幽州,你們伊春城主府能安置得過來嗎?”

“可以的,大爺你放心。你們到了幽州,應該會被分到以下的某個城郡,嘉川、伊春、松花府、會寧、侯城,或者留在綏化。如果你們是和親人在一起,不想被分開的,到時一定要將信息登記在一起,明白嗎?”

“不能自已選地方嗎?”

“不能。這次接收的人太多了,如果讓你們自行選擇,會增加很多工作量。”顧賓又安撫道,“其實你們放心,我們幽州的幾個城郡都差不多的。不管你們去哪裏,官府都會將你們安置妥當的。”

“好的,我知道了。”

此時顧賓並不知道,這些災民大多數人都能自行選擇自已喜歡的城市。

一路往東,很快,他們就面臨選擇。

“這裏有兩條路,咱們該怎麽走?”

顧賓說道,“這兩條路,小的那條是通往侯城的,大的那條通往綏化,大家想走哪條就走哪條,都可以到達幽州的。”

百萬災民難民,不管是綏化還是侯城,如果只是一處負責接待和分流的話,壓力都太大了,所以他出發前接到的命令就是幹脆從一開始就引導災民分流。

蘇義白安排了一個兄弟在岔路口給後面的人解釋。

“我們往侯城走吧。侯城靠海,我們老家以前就是海邊的,我們喜歡海邊的城鎮。”

“那我們往綏化走,聽說綏化的土地很肥沃,山林多,我們以前是在林場幹活的,去綏化準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