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第2/3頁)

丁進財以為自已就這麽舒服地在大牢裏呆上十年呢。

但事實並不是,一切的改變,要從李瀾山那家夥進來開始。不對,改變其實從李瀾山進來的一年前就開始了。他們的夥食變好了,他一直知道他們撿的是衙門的剩飯剩菜。這個改變一開始並不明顯,還是他細心才發現的。首先是油水多了,裏面出現好東西的次數也多了,以前一個月他都未必能從中搶到一塊骨頭。但後來,他眼疾手快的,三天兩頭都能從中搶到好東西,要麽是骨頭,要麽是肉。

他當時就納悶啊,衙門是發財了嗎?三天兩頭地吃肉?等後來他發現衙門天天吃肉之後,都麻木了。

於是他就留意起獄卒口中透露的消息啊。

將近一年的時間裏,他從獄卒那裏不時地聽到只言片語,還真的被他猜到原因了。

伊春變天了,他們伊春將太守府棄用,另立了城主府,城主府有了一位很厲害的女大人,還是二把手。在城主府的治理下,伊春的老百姓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

丁進財越聽越不是滋味,他坐牢時間早,那會伊春城還沒易主,做主的還是雷太守。

丁進財覺得這些消息都是真的,從這一年,他們的牢飯質量就可以看出來。還有就是伊春城易主之後,就很少再有類似他這樣的犯人被關進來了。想必,伊春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之後,像他這樣的人也越來也少了吧。如果他沒進來之前,伊春是現在這個樣子,他指定不會走上這條路。

誒,跑題了。說那個改變,嗯,改變是從李瀾山進去後不久開始的。聽說這李瀾山就是姚大人的表哥。

李瀾山進來後沒多久,先是官府派了人來給他們這些犯人理了發。理發也很簡單粗暴,一個個都遞成了大光頭。這也是沒辦法,好多牢犯身上頭發都長滿了虱子。

接著官府就對大牢進行了改造,聽說是城主府拔的款,他們這些犯人也被安排去幫忙。這相當於給自已家改造啊,幹點活就幹點吧,沒說的。

改造後的大牢,大牢隔出了很多小房間,每間房間寬敞明亮。接著,獄卒們又搬進來四個木架子床,分上下鋪,安排他們這些犯人住進去。

這大牢這麽一改,整得比他原來的家都好,丁朝周還來不及高興,接下來,他們這些犯人就被安排幹活了。

活很簡單,就是糊紙盒子。

後來丁進財才聽李瀾山提起,他們糊的這紙盒子叫火柴盒。

火柴是個新出來的玩意,有了它,打火可方便了,比火石火折子方便多了。一小盒火柴賣得也不貴,就賣兩個銅板,但一盒能用很久了。

他們都是懶慣的人,怎麽願意幹這樣的活?更別提一天到晚死坐著,就糊啊糊的,他一天糊上幾百個火柴盒子也是有的。

丁進財也並不是一開始就是小混子的。他十五六歲的時候是想做一個好人的,攢錢娶妻生子。他也曾去碼頭扛過大包,但扛大包累啊,一扛就是上百斤,還幾乎得不停歇地,一天汗流浹背地忙下來,也才只能賺十來二十個銅子。這點銅子,割上半斤來肉就沒有了。

他覺得這不是他想要過的日子。他的勞動,哪裏只值區區十來二十個銅子呢?於是碼頭扛大包的活,他只去了一天就不去了。

牢裏很多像他這樣的人。

對於不願意幹活的犯人,獄卒們也不打也不罵,就把人關進一間屋子裏,不讓你睡,也不和你說話,然後就是不給飯吃不給水喝。

諸多手段折騰下來,牢犯們怕了。於是便老老實實地幹活了。

除了糊火柴盒子,他們還要自已澆地種菜。沒錯,他們獄卒頭兒不知從哪弄來一片地,全都種上了菜,他們每天下午都被安排人前去幹澆地除草等活兒。另外就是,每到夏天搶收搶種以及秋收時,他們都會被拉去伊春軍屯幹活!

在那之後,他們的夥食漸漸好起來了,吃的是粗糧蔬菜餅子糙米稀飯這些,像正常人一樣了。

後來丁進財才知道,他們吃的那些,其實都是他們雙手掙的。他頓時有點哭笑不得,他在外面的時候都沒做到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監禁了坐牢了,反倒在牢裏實現了自給自足。

對了,後來牢裏還會給他們上些文化課,主要還是以伊春律法來做教材的。後來,他們這些牢犯的工作範圍擴大了,不局限於糊紙盒了。不過都是些手工活力氣活。這天天幹活,要是哪天不幹活了,所有人都覺得不習慣不自在。這讓丁進財覺得大牢在改造後變得太可怕了。

後來,恰逢新皇大赦天下,他在牢裏表現好,加上原來罪名也不是殺人放火的大罪,故而在赦免之列。

他出去後,憑借之前在牢裏學到的手藝,很容易就找到了一份活幹。沒有在碼頭扛包那麽辛苦,工錢也還可以,除了他日常開銷之外,還能攢下一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