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第3/3頁)

見到她,章九祥調侃著道,“姚大人,判決結果都畫押了,你現在才來,晚了。”

他對這次的事姚春暖沒有插手的做法很滿意。

姚春暖也看出來了。

她這次登門,其實是想和他討論兩個問題,一個是量刑過重的問題,另一個就是判刑之後的牢犯的管理的問題。

章九祥有量刑過重的傾向,就拿李瀾山的這件案子來說,最初之時,李瀾山是無心之失,後面李家已經替李瀾山彌補了兵工坊的大部分損失,就不該判三年,一年姚春暖覺得應該差不多了。當然,他這麽判,或許和他嫉惡如仇的性子有關,或許是想看看她的反應。

“章大人,立法的目的,一是讓犯了法的人,得到應有的懲罰,二是糾錯,比如李瀾山這案子,我們的重點應該是盡可能地挽回公家財產的損失,而是去重罰這個人。重罰是有目的的,不能為罰而罰。”

姚春暖提及這個問題。

章九祥沒有像年輕的時候那樣,當即暴起,或者拂袖而去。他知道,她在這個時候來和他說這些,並沒有幹涉他辦案的意思。應該是想他能更好地勝任伊春律法方面的工作。她的話,也讓章九祥陷入沉思。

“有些罪大惡極之人,確實需要嚴懲,但也有一些,或者是一時糊塗觸犯了律法的,或者是過失傷人的,在對方認錯態度良好的情況下,是不是應該適當的不判那麽重?人非聖賢,難免會犯錯,只要不是罪大惡極的錯,我們就不能一棒子將人給打死了。”

章九祥認真地聽完,聽完之後,又琢磨了一二,感覺若有所得。但具體應該怎麽樣,他覺得得再琢磨琢磨。她剛才來的時候說是有兩個問題要與他探討,量刑問題是一個,另一個是什麽?他有些好奇,便示意她說下去。

姚春暖也不廢話,直接進入主題,“還有另一個問題,就是牢犯的管理問題。並不是說,判了對方有罪就可以了。除了殺頭的大罪,還有一些不是那麽嚴重的罪名,需要關押的。但我看了大牢的環境和犯人的狀態,都很不好。”

“對於這些需要長期關押的犯人,難道我們就只是單純的關押,讓他們在牢裏混吃等死嗎?並不是的。我剛才說了,立法的另一個目的是糾錯。對於這些犯人,我覺得再教育才是重中之重。”能被抓進去的,大多數都是好逸惡勞之人。不實施再教育,出去了,也是廢物一個。

“我們可以讓他們勞動,用他們雙手勞動來創造價值。讓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教會他們愛幹凈講衛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等他們出來,應該能變成一個好人。”姚春暖將後世監獄牢改管理牢犯那套搬來了。一個人的習慣,可以用二十八天來養成。

姚春暖的一番話,說得章九祥茅塞頓開,對,就是這樣的。這才是他們法學家入世想要達到的結果。

不怪他想不到這一茬,光是給那些人定罪,就費了他一番的力氣。便是這樣,有時候還不能讓那些人罪有應得。精力大部分都耗在這上面了,哪裏還有力氣去想犯人定罪後後續的問題。

可是,等後面,大牢由城主府拔款重新改造過一番了。犯人們也開始幹活了,幹活了,就有錢了,等地裏種出的菜,和犯人們賺到的錢竟然能讓犯人們自給自足了。

章九祥才察覺不對,這樣的模式,他們的犯人和狄羅俘虜差不多啊,區別就在於他們的幹的活沒有俘虜那麽辛苦罷了。姚大人先前提這個建議,不會是不想白養這些犯人才提出的吧?他越想越有可能,頓時有點哭笑不得,他們這位姚大人,真是掉到錢眼裏去了。